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醫師見證脊傷病患轉念 鏡頭記錄生死一念

2019/4/4 17:23(4/4 17: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洪健倫台北4日電)探討無效醫療的紀錄片「一念」將在4月12日上映,導演陳志漢與發起拍攝的醫師吳育政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這部紀錄片見證肢體癱瘓多年的病患重新燃起希望,自己也收穫良多。

紀錄片「一念」透過脊髓損傷的病患進育,與重症病患家屬偉偉2個故事,帶觀眾看見長年靠儀器為生的痛苦,以及家屬面對生死之間抉擇的困難,也拍下醫師吳育政為推動停止無效醫療的奔走。

本片費時近2年拍攝,導演陳志漢笑說,「吳醫師本來以為只要拍幾個月就好。」吳育政則說,「醫生救病人都是分秒必爭,決策速度快,我原以為花2個月來拍攝就已經太長了。拍完才知道,原來好的紀錄片需要時間」。

「一念」拍攝對象之一、脊髓損傷患者進育,17歲時因車禍造成頭部以下癱瘓,幾乎喪失呼吸能力,只能透過醫院的呼吸器維持生命,在醫院度過了7年,當時拍攝時只有24歲,長期臥床讓他感到了無生趣。

吳育政說,進育嚴格來講不是無效醫療的案例,但是呼吸照護中心內,唯一能意識清醒地透過言語表達,原想透過進育,讓觀眾看見病患的感受。

進育在吳育政鼓勵下接受影片拍攝,分享自己的生命故事。當吳育政的醫療工作告一段落,都會到病房陪進育聊天。他說,病房裡通常很安靜,只有呼吸器的聲音,在寂靜的午後,與進育聊天,「對我來說也是很大的領悟與收穫,很享受這個過程」。

過程中,吳育政慢慢覺得醫療技術若有突破,進育是有機會好起來的,因而開始積極為進育安排活動,帶他逐步重新接觸外界,打開心房。

進育對人生改觀,開始尋找能治好他的專家,等待醫療技術突破的那一天。吳育政說,「這部紀錄片中,最勇敢的就是進育。現在我相信,他未來一定可以走出醫院。」導演陳志漢也說,進育的轉變,也讓拍攝團隊備受鼓舞,「那個時間點,就是進育對人生的轉念」。

但不是每個病患都像進育一樣幸運,吳育政說,即使保障病人善終權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通過,許多家屬仍不知如何面對生死抉擇,醫院不會鼓勵,也不會主動放棄治療。看著加護病房中一個個只能靠儀器維持生命徵象的病患,吳育政指出,「真的像人間地獄」。

吳育政說,台灣社會近年逐漸重視善終議題,但挑戰仍在於真正要面對死亡的時刻,「牽涉的不只當事者一人,還有家屬以及其他複雜的問題,才是讓無效醫療不斷發生的原因」。

吳育政認為,紀錄片是最能改變社會的媒介,希望透過「一念」,讓大家一起思考與克服這些問題。(編輯:張芷瑄)10804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