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環時英文評六四 稱促使中國對政治動亂免疫

2019/6/4 11:1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4日電)今天正值六四30週年,中國媒體一如既往噤聲。然而,中共官媒「環球時報」英文版3日卻罕見以社論評六四,將天安門事件稱作「疫苗」,指其增進中國對大型政治動亂的免疫力。

評論表示,中共和中國政府已對六四做出定性,中國社會也對此有廣泛認識,「遺忘事件是為了讓國家走出陰影、避免衝突,並協助所有中國人民面對未來」。

評論稱,如今六四事件只是褪色的歷史事件,而非真實的糾纏。

評論也將中國政府當年對六四的處理方式,形容為一座「分水嶺」,指其避免中國走向包括蘇聯、南斯拉夫等東歐前社會主義國家的下場。

評論強調,事件過後,中國成為世界第2大經濟體,人民生活水平獲得快速改善,證明避免爭論的政策促成國家經濟起飛。

評論認為,今天的中國顯然沒有重現30年前動亂的政治條件,因中國社會,包括知識精英在內,都遠較1989年時「成熟」。

評論說,中國社會已看夠蘇聯、南斯拉夫和阿拉伯國家的政治悲劇,在政治上變得成熟後,「我們明確了解到國家的持續發展是透過進化,而非革命。也注意到現實層次的困難與複雜性」。

評論稱,天安門事件作為疫苗,大幅增進中國在未來對抗大型政治動亂的免疫力。

評論也稱,每逢六四便批評中國的海外學運領袖,對事件的理解還停留在1989年,無法代表中國民意;而中國人民也知道美國政府並非真的關心人權,只是拿六四做為挑戰中國的外交工具。

評論強調,所有西方政客討論六四的「噪音」都無法真正影響中國,外部勢力發起的行動終將徒然。不過,文章卻隻字不提,官方怎樣竭力阻擋「噪音」進入中國民眾的耳目。

事實上,這並非環球時報英文版首次觸及六四議題,六四20週年時,該報就曾報導,六四在中國仍是無法公開討論的敏感議題;25週年時,則以社論強調中國在六四後取得的發展成績,並批評海外反華勢力對中國的攻擊。(編輯:沈朋達/張淑伶)108060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香港特首不提六四稱這個日子 尊重紀念活動
172.30.14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