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兩岸交流 學者:監督助和平紅利均分

2015/12/28 14:53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家倫台北28日電)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一直是民眾關心的問題。學者表示,中共是個龐大又官僚的體系,未來可能還是會以「代理人」方式繼續兩岸交流,訂定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將有助兩岸交流透明化。

前媒體人、國會助理焦鈞今天舉辦「水果政治學」新書發表會,試圖從兩岸的農產品交流,思考台灣經貿未來的發展,並剖析兩岸和平紅利分配的問題,希望兩岸交流未來可以穩健展開。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介民指出,從經貿角度來看,中共對台統戰「不能算是失敗」,但公民社會在這期間對於紅利分配的部分也有很多反省,包括重新思考「代理人」模式。

吳介民說,北京雖然會檢討對台政策的方向,但「戲碼有限」,因此可預計的未來,「買辦」的現象還是會存在,是否會擴大「代理人」的範圍,倒是可以觀察。政府能做的就是盡量讓資訊公開透明化。

民進黨政策委員會副執行長洪財隆認為,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訂定,將有助兩岸交流透明化,也能降低外界對「紅利分配不均」顧慮。吳介民提醒,資訊公開化後有些行為會變得更隱蔽,這也是要留意的。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助理教授黃介正表示,和平紅利在台灣社會出現疑慮,可能肇因於兩岸制度性商業結構的差異,導致被詬病為「買辦」。這問題兩岸雙方都必須思考,但沒辦法用政策完全主導市場。10412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