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遭詐欺件數增 17歲以下最常被假網拍騙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3日電)民國112年度各級學校共通報720件學生遭詐欺案件,17歲以下最常被「假網路拍賣」騙。教育部表示,12年國教課綱已將反詐騙納入議題,也會請大學法律系協助中小學法治教育。
審計部日前公布的112年度中央政府總決算審核報告指出,教育部與警政署合作反詐騙課程模組,但各級學校於112年度通報學生遭詐欺共720件、966人,仍較111年度的517件、592人「不減反增」。
報告中指出,0到17歲被害人以遭「假網路拍賣(購物)」詐欺比率最高,占21.34%;18到23歲則是「解除分期付款」,占33.66%。呼籲政府相關單位運用數據,即時調整反詐教育宣導教材。
對此,教育部表示,已製作詐騙防制懶人包(含詐欺罪的構成要件及其後果),12年國教課綱也將「法治教育(含反詐騙)」納入議題,以部定課程及校訂課程推動。同時為提升學生法治觀念,教育部也持續補助大學法律系所,透過各種活動,協助中小學法治教育。
教育部也定期盤點校安通報系統,針對涉詐騙高風險重點學校,請地方政府及學校研擬策進作為,並強化反詐宣導,由各縣市聯絡處協調警政專業人員、反詐種子師資,定期到校協助。
另外,審計部報告中指出,少年涉詐欺案件型態前3名,分別為擔任車手(占58.3%)、提供帳戶(占13.19%)及交易糾紛(占12.26%)。涉詐少年約3成輟學未就業,建議跨機關合作,透過高風險名單等方式,增加守備範圍。
教育部表示,已與內政部警政署定期召開聯繫會議,共同研商防止學生淪為車手的機制,合作辦理預防詐騙相關講座或研習活動,協助學生建立正確觀念。
教育部並提到,行政院針對「兒少犯罪預防」議題,已邀集相關部會擬訂114年到117年方案。其中教育部針對反詐騙知能的建立,已列入初級預防的具體措施,持續透過多元型態的中介教育措施,加強學生的法治觀念。(編輯:陳政偉)1130913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