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備戰新核能 國原院拚建立國家SMR研究團隊

2025/5/11 09:50(5/11 14:4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1日電)台灣雖將邁入「非核家園」,但考量新核能技術持續發展,台電、核安會均部署足夠人力備戰,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近期更端出4年期、經費逾億的SMR大規模研究計畫,亦規劃派員赴歐美日等核能先進國家研習,拚建立國家SMR研究團隊。

賴總統日前公開表示,只要滿足核安、核廢、社會共識3個重要前提,對未來新的、先進的核能技術保持開放態度。

不過,近年台灣持續朝向「非核家園」方向前進,核電人才需求逐步遞減,外界關注核能人才斷層問題,核安會主委陳明真在立法院備詢不諱言,核能人才過去20年流失很多,確實需要加強人才培育,並保持既有人力不再流失。

核安會目前除就現職人員建立培訓制度,也與國科會跨部會合作「原子能科技學術合作研究計畫」,編列經費補助學研機構執行專題研究計畫,觸及核廢料安全議題、新核能科技、原子能及放射醫學科技應用等。

統計民國112至114年共產出論文162篇,培育人才350人,研究報告92篇,領域涵括核能安全、輻射防護、放射醫學、人工智慧、半導體、太空科技、量子技術、法律及公共政策等。

核安會亦積極向教育部爭取,於公費留考項目中新增「核子工程」領域每年至少3名員額,以鼓勵青年學子赴海外習得先進核能技術,藉此厚植台灣在原子能及小型模組化反應器(SMR)技術發展上的研究基礎與人才能量。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此外,國家原子能科技研究院近年持續進行核融合、SMR相關研究計畫,因應2030年國際上可能有商業型SMR問世,近期已向國科會提出4年期SMR大規模研究計畫,盼爭取每年至少1億元經費,作為未來產業或國家政策引進參考。

國原院亦規劃選派學員赴歐美日等核能先進國家實驗室從事短期研究實習,或至國際知名大學修習核子工程課程,並適時招聘國際專家或旅外台灣學人,引進國際先進技術與思維,結合本土培育團隊,以建立國家SMR研究團隊。(編輯:蘇志宗)114051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