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眾布施藏肥胖炸彈 泰僧侶過午不食仍過重
文/呂欣憓 (中央社駐曼谷記者)
在泰國,高比例的民眾信仰佛教,僧侶具有崇高的地位,但近年來僧侶過胖問題屢屢躍上新聞版面,本該是清心修行的僧侶,健康卻成了連國家都要擔心的問題。
泰國近半僧侶過胖 健康營養計畫助拆彈
泰國僧侶一天只吃一餐,過了中午就不能再進食,因此僧侶一早便出門托缽化緣,沿路會有信徒供奉食物。僧侶不能自己煮食,化緣回來的食物由寺廟工作人員加熱後,僧侶再進食。泰國僧侶不挑食,化緣到什麼就吃什麼,過了中午之後只能喝流質如白開水。
不過,現在不少信徒是到商店或超市購買已經包裝好的食物包,供奉的食物中有很多是含糖飲料或甜食,加上僧侶運動量不足,以及久坐不動的生活型態,造成泰國僧侶有過胖的問題。
泰國政府五年前做過一次調查,全國35萬名僧侶中,近半數有過胖問題。過胖就容易導致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和糖尿病,還有僧侶因為糖尿病而截肢,但卻完全不知道自己是因為過重而得糖尿病,甚至還有人沒聽過糖尿病。
泰國健康促進基金會和朱拉隆功大學健康科學學院大約10年前發起一項名為「健康僧侶-健康營養」(Healthy Monk-Healthy Nutrition project)的計畫,內容包含教導僧侶如何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教導民眾如何製作供奉給僧侶且符合營養需求的食物,同時也教導僧侶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加入走路和伸展等簡單的運動。
這個計畫包含了影片和手冊,內容獲得公共衛生部和泰國佛教自律管理機構「僧伽最高委員會」(Sangha Supreme Council)的認可,發放到全泰1.1萬多所醫院和寺廟。負責此項計畫的健康科學學院教授鍾吉(Jongjit Angkatavanich)形容,僧侶的肥胖問題「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一樣」,受限於宗教信仰和文化觀念,她知道這項拆彈工作並不容易。
App記錄飲食及運動量 正確營養觀念從小扎根
幫助已經過重的僧侶減重是國家拯救僧侶過胖問題的一種方式,如何幫年輕僧侶建立正確的營養觀念,或許是另一種治本的方式。
國家健康委員會辦公室去年和泰國健康促進基金會以及朱拉隆功大學等六個組織合作,在全泰國的佛教學校實施一套食物和健康計畫,目的是要讓3.3萬名小僧侶了解食物的營養成分並維持健康的日常生活,而不是只吃甜食、零食或炸物等。
這項計畫開發了一個手機應用程式,讓小僧侶們記錄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以及運動量。
根據泰國健康促進委員會的調查,這3萬多名小僧侶中有22%有過胖問題,比泰國一般青少年過胖率18%還要高,原因是他們喜歡高卡路里和高糖分的食物和飲料。僧侶過午不食,因此小僧侶們就喜歡在下午喝含糖飲料。
寺廟引進器材助減重 僧侶健身掀正反論戰
減重除了要控制放入口中的食物,運動當然也不可少。泰媒去年9月報導,一位名叫派汕普拉查通(Phra Paisalprachathon)的住持在佛教新聞(Buddist News)臉書粉絲專頁po出好幾張僧侶使用健身器材的照片。
他指出,「我了解到僧侶有過胖以及得到非傳染性疾病的問題,所以我邀請專業人士來幫助我寺廟中的僧侶鍛鍊身體,以便好好照顧自己」。
派汕普拉查通指出,這些照片是在清萊府的一座寺廟中拍攝,清萊府公共衛生單位派出教練協助僧侶正確使用健身器材,健身器材由信徒捐贈。
一般人看來很正向的鼓勵運動文章,卻因為牽涉到僧侶,引起泰國輿論兩極反應。一派民眾認為僧侶不應該健身,僧侶應該隨時保持平靜和從容,而且健身不該是僧侶的責任之一;有網友建議僧侶若要減重,打掃寺廟或是修復寺廟的建築物都比健身更適合。
不過,另一派民眾則認為僧侶為了自己的健康而運動是好事;有人認為,僧侶也是人,光祈禱不會帶來健康,僧侶如果生病,認為僧侶不該健身的人無法幫助僧侶度過病痛,運動並不是壞事而且可以帶來健康。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