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攝取足量蔬果預防腸躁症 減少腹敏腸平安

2019/5/27 18:11(5/27 19: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吳柏勳、陳清芳台北27日電)現代人飲食日趨精緻,在身心壓力與作息不正常下就可能罹患腸躁症,引發腹脹、腹痛、腹瀉與便秘等症狀。董氏基金會建議民眾攝取足量膳食纖維蔬果,有助於預防腸躁症。

台大醫院胃腸肝膽科專任曾屏輝主治醫師表示,大腸激躁症(腸躁症) 是一種腸胃功能性障礙,患者常有腹脹、腹瀉、腹痛、便秘等症狀反覆、交替出現,對工作效益和生活品質都造成莫大影響。發生原因也與「腹敏」FODMAP飲食息息相關。

曾屏輝指出,「腹敏」FODMAP(可發酵性的寡糖、雙堂、單醣以及多元醇)的食物,經研究證實可能是造成腸胃道敏感的關鍵,腸躁症患者在腹敏食物攝取過多時就可能引發腸躁症。常見高腹敏食物,含果糖較多水果有芒果、西瓜等,含寡糖較多蔬菜則有洋蔥、大蒜等,大多含糖飲料與代糖飲料也屬高腹敏食物。

董氏基金會提到,2017年營養素(Nutrients)期刊上的研究指出,腸躁症發生與西方飲食型態(高油脂、高精緻糖攝取)有正相關,另一項研究則指出,膳食纖維攝取較高者,腸躁症發生率較低。

董氏基金會食品營養中心副主任陳醒荷表示,膳食纖維攝取較多,腸躁症發生率較低,膳食纖維能有效增加腸菌多樣性,提升好菌比例促進腦-腸軸健康,建議民眾應攝取足量蔬果,維持腸道健康、預防腸躁症。

陳醒荷表示,要預防腸躁症,打好腸胃道健康根基才是重點,衛福部建議每人每日應攝取4份蔬菜3份水果;但董氏基金會2013-2018年身體快樂指數調查,有腸胃道困擾問題者的蔬果攝取量較少,在最新營養健康變遷調查中,19-44歲成人蔬果攝取量僅達建議量一半。

曾屏輝表示,腸躁症患者除了通過藥物治療、紓解壓力,在經醫師與營養師控管下逐步挑出患者的腹敏食物種類,可採取低腹敏三階段飲食(Low FODMAP diet)漸進方法,以及相對應的飲食建議,但不建議患者自行實施低腹敏飲食,因為需經過專業醫師與營養師嚴謹控管,以免造成營養失衡。(編輯:陳清芳)10805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