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尋找侏儸紀公園 非洲仍是首選地點

2018/12/30 16:24(12/30 18: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徐梅玉約翰尼斯堡30日專電)南非及國際學術機構近期合作,陸續發現人類祖先與2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凸顯非洲仍是研究遠古人類、恐龍和海洋生物的首選地點。

南非網站「艾歐爾新聞」(IOL news)29日報導,南非金山大學(University of Witwatersrand)和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在2018年合作計畫中發現,符合人類祖先納萊迪人(Homo naledi)特徵的化石。

納萊迪人站立身高約152公分,身材苗條,肌肉發達,體重估計約45公斤。

報導指出,2018年9月南非國家博物館、開普敦大學、金山大學及其他國家研究團體,在自由邦省(Free State Province)發現約2億年前大型恐龍化石,高4公尺,重12噸,相當於2頭成年非洲象,是當時地球最大的草食性陸地恐龍。

研究人員以發現地區塞索托(Sesotho)的語言命名化石為Ledumahadi Mafube,意思是「黎明時的巨大霹靂」。開普敦大學古生物學家波德(Emese Bordy)在期刊「當代生物學」(Current Biology)闡述這項驚喜的發現。

Ledumahadi Mafube與相同時期阿根廷的巨型恐龍有密切關係,科學家因此認為早期侏儸紀是泛大陸連結的概念。

任教於金山大學的美國古生物學家喬伊尼爾(Johan Choiniere)形容,由此可知恐龍從約翰尼斯堡步行到約8000公里外的布宜諾斯艾利斯其實很容易。

南非科技部長庫貝伊恩古班(Mmamoloko Kubayi-Ngubane)表示,發現這類恐龍化石凸顯南非古生物學對世界的重要性。

她強調,南非不僅是人類搖籃,還有化石可幫助瞭解大型恐龍的崛起,這是基於優勢地理位置,另一項具國際意義的突破實例。

Ledumahadi Mafube是最接近蜥腳類恐龍(Sauropods)的親屬之一,蜥腳類恐龍都是草食性,體重可達60噸。雷龍等長頸恐龍站姿勢類似現代大象,4肢成圓柱狀,但Ledumahadi Mafube不同,前肢更形蹲伏,像貓微曲膝蓋的姿勢。

喬伊尼爾指出,恐龍沒有國界,研究小組也沒有國界分別,這十分重要。(編輯:廖漢原)10712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