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19年11月
美國人最習以為常的消費付款方式—信用卡,所衍生出的卡債問題成了社會負擔,很多人無法安心退休享受晚年。身上的學貸也從年輕一路背到老,根據政府機構統計,在2015年60歲以上的美國人共積欠667億美元學貸。隸屬於美國財政部的理財素養暨教育委員會建議大專院校,將理財課程列為必修。
全球中央2019年11月

財務教育敬陪末座 法國鼓勵與小孩「談錢」

2019/11/15 10:53(11/18 09: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孩子在學習理財及花錢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主能力及責任感,長大成人後可能更有機會控制自己的物質欲望、衡量個人預算,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

文/曾依璇 (中央社駐巴黎記者)  

歐洲國家之中,法國人的理財概念相對薄弱。根據保險企業安聯(Allianz)2017年調查10個歐洲國家的結果,法國在財務教育上敬陪末座,可能導致法國人在理財、投資、置產及規劃人生的時候做出錯誤決定。

法國人理財概念薄弱 加強金錢教育亡羊補牢

具體來說,當時僅有48%的法國受調者正確回答關於通貨膨脹、利率等財務基本機制的問題,且僅有9%被問到財務風險相關問題時,能夠選出正確答案。

2016年,法國公眾意見機構(Ifop)的調查也顯示,多達85%的法國受調者從小到大都沒接受過財務及規劃預算相關課程,有43%覺得有必要接受這類教育,78%希望在小學就提供財務及經濟運作課程,顯然不少法國人自己也意識到關於理財知識的缺乏。

法國銀行(Banque de France)評估,法國人對財務的概念不夠完整,很多人連通貨膨脹與購買力之間的關係都不清楚,因此有必要加強財務教育。

法國現行學校教育制度中並沒有理財教育,但政府已經注意到問題,自2017年起著手補救,規劃學生要接受數小時的金錢教育,並要讓大眾擁有看懂經濟辯論的關鍵知識,重新替法國人打好理財基礎。

在學校教育上,法國政府鼓勵小學和中學教師與學生「談錢」,例如計算存款利率、認識銀行功能等,但目前在學校推行的實際成效還不理想,正打算針對中學生設計一套關於財務的課程,致力要使每個法國人在學校裡都接觸過財務教育。這套課程已在部分學校試行,將逐漸擴大實施。

除了政府之外,民間團體也協力改善人民對財務的理解。在國際兒童及青少年金融組織(Child & Youth Finance International)發起的全球「金融週」(Semaine de l’argent)活動中,法國學童可以學習規劃自己未來求學或買車的預算,活動目的是幫助他們從自身需求的角度出發,理解當今經濟及財務環境。

金錢雖然是成人世界交換勞力、貨物和服務的工具,但孩子到了學齡,讓他們理解金錢的功能、工作的意義及社會運作規則,也並不會太早,畢竟不管富裕或貧窮,金錢都是人生逃不了的課題。

教導支出與儲蓄概念 從給孩子零用錢開始

與其透過學校教育,更好的方式或許是父母的言傳身教。法國《家長》(Parents)雜誌建議,從孩子六歲開始,就可每週給予1到2歐元(約新台幣35元到70元)的零用錢,金額是其次,重點是培養孩子對金錢的概念。

孩子能夠擁有自由支配的零用錢,是長大的一種象徵,他們可以從中學習等待及儲蓄,在手中錢財有限的情況下,思考欲望的輕重緩急,分辨什麼才是自己最想要的東西。

當孩子在百貨公司吵著要買一個玩具,而家長告訴他「太貴、沒錢」所以不買的時候,就是一個與孩子談金錢觀的很好機會。

另外,可以帶孩子實地購物,並適時讓孩子透過整理房間、摺衣服等簡單的勞務「賺取」一些小錢,讓他們明白工作與金錢的關係,以及欲望無窮、財富有限,鈔票並不是無限制地從提款機裡湧出來,而是要靠勞動去換取,要把有限的財富適當分配在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也可以替他們開戶,讓他們擁有自己的存摺和提款卡。

專家還建議,家長不應批評孩子如何花費零用錢,即使孩子把錢花在看來毫無用處的小玩意上面,那也是他們的自由。

在教導金錢價值的同時,家長也應相對地告訴孩子「無價」的意義,貧窮或富裕與人格無關,錢財終究只是工具,世界上還有許多東西是錢買不到的。

但要注意的是,家長不應對年幼的孩子提到自己的財務煩惱,以免讓孩子焦慮。

孩子在學習理財及花錢的過程中,可以培養自主能力及責任感,長大成人後可能更有機會控制自己的物質欲望、衡量個人預算,成為一個負責任的消費者,愈早認知金錢在社會中的地位和規則,就愈可能及早培養正確的金錢觀,也就是金錢要以工作成果換取,且要量入為出。

父母在教導孩子金錢觀的同時,或許也能順便檢視自己的理財方式和金錢觀。

民意調查公司「哈里斯互動」(Harris Interactive)於2017年替網路銀行ING Direct執行的調查顯示,法國人看待金錢,首先是能帶來安全感(44%),其次才是玩樂(27%)。

相較於2012年的類似調查,當時只有34%的法國受調者覺得金錢能帶來安全感。兩次調查之間的差異,可能意味法國人在經濟危機後,以更嚴肅的心態看待金錢。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銀行深耕兒童財商教育 夏令營玩出理財力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