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常生活缺他不可 上海手藝師傅出書立傳

2020/9/13 18:55(9/13 19: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淑伶上海13日電)現代人的生活充斥著工業化大量生產的日用品,曾經在街頭巷尾的各類手藝師傅已逐漸凋零。一名年輕作者尋訪多人寫成「上海師傅」一書,盼留住惜物、慢步調的生活智慧。

30多歲的周祺從事設計方面工作,對日常生活中的老東西特別感興趣,2013年出版了「上海雜貨鋪」一書,隨後又將對物品的關注轉移到創造它們的師傅身上。她陸續費時約8年,走訪了60多名師傅,今年8月出版成書,並搭配舉行「你身邊的上海師傅」展覽。

去過中國大陸的人,可能會對無所不在的「師傅」稱呼感到好奇。周祺告訴中央社記者,她從小跟著長輩學怎麼叫人,當時理解到的,師傅就是那些到弄堂叫賣、修理東西、有手藝的人,他們會補碗、磨刀、賣晾衣架等。

後來她明白,無論是計程車司機、在櫃台賣東西的,甚至只是向年紀比自己大的男性問路,都可以稱呼對方師傅,意思是對方懂得比自己多,師傅就是那些能解決你日常需用問題的人。

在這本中英雙語呈現的作品,周祺和譯者討論後,決定以音譯Shifu稱師傅,留住其中國特色的意涵,「因為master太正式,craftsman太狹隘」。

在書中,讀者會看到竹編、打鐵匠、鞋匠、布藝師傅等。他們大都住在上海的郊區如嘉定、青浦、奉賢、等地,多年來,周祺往返這些地區,像是與老師傅交朋友般聊天,去熟悉他們的口音、觀察他們的生活。

周祺跟上了年紀的人之間完全沒有代溝,透過跟他們講話,她會覺得更安心、減少焦慮,遇到困難也不會害怕,因為師傅都是解決問題的人,也有很多生活智慧,還會告訴她把飯燒得更好吃的技巧。

東西如果壞了,老師傅們都會想辦法修好,而不是直接扔掉,「這種觀念在我們這一代已經很少了」,周祺覺得,現代人生活講求快速,面對大量生產的便宜日用品,也比較沒有愛惜之心。

在她看來,不少年輕人也對老東西和手藝感興趣,他們習慣了有問題就上網,「只是百度(搜尋網站)不會告訴你這些人在哪裡」,而周祺將自己尋訪的結果寫成書,方便大家看見。

現代人不再自己織布是很正常的,周祺認為,對待不同的手藝可以有不同的作法,有些東西只要少數人知道怎麼做、可以傳承就好,但是像打白鐵、竹編這些技藝仍然很實用且環保,可以走向訂製,讓師傅的作品繼續存在於家庭生活中。(編輯:繆宗翰)109091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