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日本傳統建築工匠技術 登錄非物質文化遺產

2020/12/18 07:17(12/19 16: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8日專電)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的政府間委員會17日決定,將日本政府申請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術」正式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日本產經新聞報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法國召開政府間委員會線上會議,於台灣時間17日晚間10時許針對日本提出的「傳統建築工匠技術:為傳承木造建築物的傳統技術」申請案進行審議,最後決定將此登錄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這次日本政府的申請案是包括奈良的法隆寺等傳統木造建築物在保存維修時所需的17項技術。包括建造物木工、裝飾、塗漆、建具(傳統門、拉門等)、榻榻米製作、屋頂的檜皮葺等茅草蓋頂、泥瓦匠等的工匠技術。

日本政府認為,這些技術也是目前寺院神社、傳統民宅維修時不可或缺的。自古以來,木匠將知識與技術代代相傳給徒弟,加以鍛鍊,有部分的作業與地區居民參與有關,這些傳統技術也扮演著團結社會的角色。

日本政府認為,不僅是傳統建築物本身,傳統建築物的技術如果能登記為文化遺產的話,對於國際社會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能做出大貢獻。

對於日本政府的主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委員會予以肯定,認為此申請案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投予一道明光。

報導說,現代社會,傳統建築工匠技術面臨後繼無人的情況,如何讓這些技術傳承下去是一大課題。為了保護文化資產,日本政府將這些技術列為「選定保存技術」,全國有14個團體被認定為傳統技術保存團體。

日本政府於2019年3月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將這些技術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此外,還申請登記象徵祈求豐收及消災解厄的傳統舞蹈「風流踊」作為下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請的候補項目,結果將於2022年揭曉。

截至今年9月,日本被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有21件,包括歌舞伎、能樂、和食等。(編輯:周永捷)10912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