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莓事團隊實踐IPM 多元防治草莓病害創3贏

2021/2/12 12:02(2/12 12:4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管瑞平苗栗縣12日電)農委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推動草莓有害生物綜合管理(IPM),減少農藥使用;受輔導農戶自組「莓事團隊」多元防治,生產安全優質草莓,創造農戶、消費者及生態環境3贏。

台灣草莓栽種面積約500公頃,其中9成集中在苗栗,每年11、12月到隔年3、4月草莓產季,各地草莓園吸引大批觀光採果遊客,但草莓是連續採收作物,加上氣候變遷,易導致病蟲害問題加劇,成為農民挑戰。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苗栗區農業改良場近年推廣草莓園執行IPM,藉土壤改良、使用健康種苗、合理化施肥、病蟲害監測、使用生物防治資材與天敵等多元防治管理方式,減少病蟲害威脅,又降低農藥使用量,提升草莓食用安全。

部分IPM種子農戶組「莓事團隊」,在苗栗農改場、國立台灣大學植物教學醫院等專業研究團隊輔導下,今年成功拿下8張草莓良好農業規範(TGAP)認證。

苗栗農改場長呂秀英表示,「莓事團隊」成軍2年餘,成員近10人,來自苗栗大湖鄉、西湖鄉與苗栗市,甚至彰化縣、屏東縣等,有別傳統農業團體,是跨地區混齡專業團,從5年級生到7年級生各有專長,有經營草莓園數十年經驗豐富資深前輩,也有新手莓農,透過栽培技術交流、人力換工等農事陪伴,讓成員都變身科學農。

「莓事團隊」總召劉秉竑說,IPM耕作理念類似「預防醫學」,監測田間病蟲害好發時機點及族群密度,適時採取適當生物防治資材,搭配營養管理、精準施肥,反而更能有效控制成本。

合理化施肥部分,劉秉竑說,過去農民為追求豐收,大量施肥卻適得其反,好比現代人飲食吃太好,易高血壓、高血脂,解決方式從改變飲食、生活作息著手,不該一味追求新藥。

團隊成員張國雄位於苗栗市的楓和草莓園裡,四處高掛會輪流發出老鷹叫聲、鞭炮聲與犬吠聲等聲響驅鳥器;田間懸掛防治薊馬的警戒費洛蒙,及斜紋夜盜蟲性費洛蒙引劑,藉以誘殺雄蛾,減少雌雄蛾交配機會,以生物防治方式達藥劑減量目標。

苗栗農改場作物環境課長張素貞表示,實施草莓IPM不是完全不用農藥,而是「在對的時間,適時適量」。據研究團隊分析,IPM示範田區相較傳統慣行農法,平均每分地可降低約51.9%化學農藥,防治成本大降、鮮果可採收天數較多、農藥殘留量更低甚至是零檢出,農民田間工作風險也下降,兼顧生態環境,具多贏永續農業精神。(編輯:李明宗)110021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