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蘋果日報無預警停刊紙本 工會證實裁員326人

(中央社記者王心妤、葉冠吟、陳怡璇台北14日電)「台灣蘋果日報」今天無預警宣佈18日將停刊紙本,台灣蘋果日報工會今天向中央社記者證實,公司將裁員326人,但北市勞動局表示,今日尚未收到申請大量解僱通報。
台灣蘋果日報小檔案
2003年5月2日,「台灣蘋果日報」創刊,創辦人是黎智英。甫上市每日平均實銷量約42萬份,發行至2008年達每日52萬份。
2013年3月,台灣壹傳媒賣盤案衍生反媒體壟斷運動後,黎智英表示,不會再賣「台灣蘋果日報」與「壹週刊」等平面媒體。
2013年4月18日,「台灣蘋果日報」工會與「台灣蘋果日報」簽訂編輯室公約,是國內第一家平面媒體簽訂有法律效力的編輯室公約。公約規範勞資共同維護報紙公正客觀的立場,不受黨派、商業或利益團體左右,任何一篇報導都不能被收買,也不刊登偽裝成新聞的置入性行銷。
2019年7月4月,改為訂閱制,需繳會員費才可閱讀網路新聞;同年9月啟動收費制。
2020年6月22日,「台灣蘋果日報」受武漢肺炎疫情影響,營運虧損,分批資遣140名員工。
2020年7月1日,「蘋果新聞網」宣布取消付費訂閱制。
2021年2月17日,「台灣蘋果日報」宣布公司內部整併異動,合併紙媒及數位新聞。
2021年4月19日,香港壹傳媒宣布與某家「獨立第三方」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這項宣布被視為將出售台灣蘋果日報。但條件未談妥,4月28日終止出售。
2021年5月14日,「台灣蘋果日報」宣布5月18日起報紙停刊,集中資源在「蘋果新聞網」。
工會在聲明中表示,如果有違反勞動法令所保障之權益情形發生時,工會將全力捍衛會員權益,不排除依法進行抗爭。
有蘋果員工向中央社記者表示,公司剛才在會議上說明除有交接事項,紙媒同事原則上5月17日起不用再進公司,薪資算到5月底,另有法定預告工資(滿3年算1個月,至多1個月)及法定資遣費,如有不明白之處,可洽詢工會或相關主管。
這名員工表示,包含紙本的文字編輯、美術編輯、印務人員、印刷廠等都將裁員,記者部分則是在蘋果紙媒和網路合併時已有整併一次,此次是否有變動,尚不清楚。面對裁員窘境,這名員工說,「至少還可以領非自願離職補助,慢慢來找下一份工作」。(編輯:屈享平)110051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