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加拿大輿論挺台 駐加代表籲加國領導人訪台

2020/10/6 11:43(10/6 13:5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胡玉立多倫多5日電)在中共軍機持續擾台陰霾下,華府敦促加拿大等西方國家抵抗中國,深化與台灣的關係。多位加拿大前外交官及學者專家也齊聲強調,現在正是與台灣深化關係的時刻。

另外,駐加拿大代表陳文儀也在加拿大媒體中指出,在全球面對疫情挑戰及重建經濟之際,加國領導人沒有什麼好理由迴避訪問台灣。

加拿大環球郵報(Globe and Mail)趁中國國慶接連推出2篇專文,探究加拿大是否應深化與台灣關係。該報在華府專訪了受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倚重的美國務院首席中國政策顧問余茂春,在加拿大則訪問了駐加代表陳文儀、前加國駐北京及駐台外交官、國會議員、資深國際事務專家等10餘人。

余茂春在專訪中,指「台灣是政治世界的一股良善力量,是區域中閃耀的民主燈塔,與中國當前作為形成了鮮明對比。」他說,台灣是一個自由的社會,這是為什麼加拿大人民應該與台灣往來的最重要原因。他呼籲加拿大及歐盟等自由世界國家,加入美國對抗中國的行列。

余茂春指出,加拿大等國試圖在北京及華府紛爭間採取中立立場,惟此策略已不再適用當前局勢。他說,倘若中國可背棄維持香港高度自治的承諾,亦可能對其他國家和地區這麼做,「香港正是中國決心與自由世界國家敵對的象徵。」

另一篇標題為「加中關係觸礁之際,加拿大是否考慮深化與台灣關係?」專文,環郵指出,加拿大政府最近一次派遣內閣部長訪台是1998年的工業部長曼利(John Manley)。駐加代表陳文儀表示,在全球面對疫情挑戰及重建經濟之際,加國領導人沒有什麼好理由迴避訪台。

加拿大智庫「麥克唐納-勞裡埃研究所」(MLI)資深研究員寇謐將(J. Michael Cole)說:「從言論自由、性別平等、LGBTQI(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酷兒、雙性人)權利乃至多元化公民社會,台灣在許多議題上,領先多數鄰國好幾『光年』。」

儘管加台價值觀相近,但加拿大約克大學商學院教授沈榮欽表示,過去20年來,加政府因專注於經濟崛起的中國,幾乎未與台灣有任何進展,加台關係基本上呈現停滯狀態。

前加駐台貿易辦事處代表馬禮安(Mario Ste-Marie)表示,加拿大與台灣洽簽投資保障協議(FIPA),一拖再拖;先是總理杜魯道(Justin Trudeau)訪中,接著中國高層官員訪加,現在則卡在加拿大公民康明凱(Michael Kovrig)和史佩弗(Michael Spavor)被囚案,加拿大總有藉口延後與台灣洽簽投資保障協議,也總以擔心激怒中國作為暫緩與台灣往來的理由。

但資深國際事務專欄作家文達峰(Jonathan Manthorpe)表示,前總理老杜魯道(Pierre Trudeau)在1970年加中建交公報中,堅持使用「注意到」(take note)中國政府的立場,而非其他用語。加拿大其實從未承認、接受或認同北京當局聲稱擁有對台灣主權的立場。

前加拿大駐中國大使及駐台代表馬大維(David Mulroney)則表示,加國對台政策至今仍停留在台灣一黨專政時期,當時較有正當理由忽視台灣,但台灣早已和平轉型為多黨民主體制。

馬大維表示,加拿大應展現創意,縱使總理、國防部長或外長無法訪台,仍可派國貿、能源或農業等部長訪台,加強雙方社會、經濟及文化等實質往來。加拿大須從消極無效的被動接觸,轉為縝密計劃的互動交流。

聯邦眾議員馬凱(John McKay)及「加台國會友好協會」會長史葛洛(Judy Sgro)這兩位自由黨國會議員則異口同聲表示,現在正是與台灣深化關係的時刻,加拿大必須走得更遠。(編輯:高照芬)10910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