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淨零拚綠色製造 12大綠色人才前景看漲

城市農夫、生態建商、樹外科醫師、市民工程師⋯⋯這些都是歐盟預期將成大熱門的「綠色職業」。歐盟永續政策新階段減少「棍棒」、增加「蘿蔔」,綠領工作將愈來愈多。
文/田習如 (中央社駐布魯塞爾記者)
歐洲聯盟(EU)過去五年大力推動的永續政策套案「綠色新政」(Green Deal),如今改頭換面為「潔淨產業新政」(Clean Industrial Deal)。雖因部分對農業、汽車業的嚴格減碳措施縮水而受到環保界批評,但一方面「棍棒」縮手,另一方面「蘿蔔」增加,相關產業前景仍被大力看好。
綠色新政轉型潔淨新政 砸3.6兆力挺歐洲製造
主導歐盟共同市場政策的歐洲聯盟執行委員會(European Commission)在2月提出「潔淨產業新政」,企圖在維持原本的高標準減碳目標之下,提高歐盟綠色轉型相關製造業的競爭力。
歐盟執委會強調,在2030年前達到溫室氣體排放量較1990年減少55%、2050年前成為全球第一個「碳中和」大陸的兩大目標並未改變。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因實際減少排放,或因吸收、捕捉碳排等互相抵消的做法,使淨排放量為零。
「潔淨產業新政」聚焦扶植的產業和方法,包括補助潔淨科技研發、支持潔淨能源產品的供給面及需求面、協助能源轉型財務需求、支持循環經濟等,並將動員公私部門資金1,000億歐元(約新台幣3.6兆元)成立歐盟執委會主席范德賴恩(Ursula von der Leyen)口中的「減碳銀行」,專門投資歐盟境內的潔淨能源製造業。
綠色職缺需求飆漲 西班牙成最大受益國
范德賴恩在宣布這套新政時也特別強調,「我們需要循環經濟的典範轉移」。因此歐盟將在2026年推出《循環經濟法》(Circular Economy Act),目標是2030年前歐盟境內有24%的原物料來自循環利用,以減少碳排並且降低對原物料的進口依賴。
換言之,若能有效落實這些政策工具,將資源大力加碼投入綠色產業,將會更快推升綠領工作機會。
歐盟旗下研究機構「歐盟基金會」(Eurofound)在2024年曾以前述2030年減碳目標,估算可產生的相關綠色就業機會,結果以西班牙預計增加近10萬個綠領工作為最多;次為義大利,預計增加7萬個綠領職缺;第三是法國,預計新增6萬個綠色職位。
根據歐盟執委會資料,歐盟境內的熱門綠色職業包括:
-永續專家。主要任務是降低企業碳足跡、檢討商業模式使其符合永續方針、教育企業內部人員、確保企業價值和行為與氣候目標一致。
-循環專家。針對循環經濟的回收、減量、再利用、修補等面向,協助企業瞭解、導入、監督執行過程,乃至設計落實循環的生產或業務流程。
-城市農夫。運用最新農業科技,包括人工智慧(AI),在城市裡生產農作物,以減低農村地區的環境負擔。新農業將減少土地、水資源和肥料用量,並促進都市健康和美學。
-農學專家。為傳統農業提供建議,引導到更永續的生產方法。
-生態顧問。從事環境議題研究和諮詢,包括對景觀設計、林業、不動產管理等行業提供建議。
-生態建商(Eco-builder)。設計並落實新的智慧建築,使暖氣和燈光運用更有效率、更節能,並以新的永續標準翻新舊建築。
-市民工程師(Civil engineer)。負責設計建築及其他都市生活結構,讓都市空間、公共設施更能節省能源、資源再利用、減少廢棄物,工作型態類似專案經理。
-再生能源工程師。傳統能源工程師像是鑽油平台技師、天然氣或煉煤技術等職位的成長受限,取而代之的是再生能源技術人力需求爆發,例如太陽能板安裝人員或風力渦輪機技術員。
-漁業經理。從永續角度切入,包括管理漁獲量、避免過度捕撈危及生物多樣性。
-樹外科醫師。樹醫的任務不只治病,還要再生,包括種植新的樹木、照顧不健康的樹木、保護自然環境。保護森林避免濫砍、防範野火的林務人員職位需求也在增加。
-產品設計師。使產品更耐用、更具能源使用效率,並且對環境衝擊度降到最低。從可循環的包裝到電動車、電器等各種消費產品都有永續設計需求,包括快時尚服裝設計師都需要使服飾更耐穿並使用循環材料。
-環境科學家。永續研究已成為科學新領域,科學家將找出拯救地球免於氣候變遷危機的解方,或是致力於研究水資源、土壤保育或改善空氣品質。
值得提醒的是,涵蓋面廣大的綠領工作不只有創設新職業,更需要傳統工作者轉型,在原有技能的基礎上綠色升級。歐盟研究指出,尤其像建築、運輸、廢棄物管理、電力、工程等基礎建設領域,是整體綠色轉型的起點,亟需原有人力的技能綠化。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