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開羅會議反思 中美關係分水嶺

2015/7/8 14:1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呂欣憓台北8日電)今年是對日抗戰勝利70週年,國史館舉行國際研討會。學者指出,開羅會議是國民政府矚目成就,但也因為蔣中正未重視反攻緬甸議題,開羅會議演變成為中美關係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國史館從7日起至9日在圓山大飯店舉辦3天的「戰爭的歷史與記憶:抗戰勝利七十週年國際學術研討會」,今天進行第二天的議程。

在「戰時外交」這個主題討論議程中,美國史丹佛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暨檔案館東亞館藏部主任林孝庭以「開羅會議再思考」為題進行報告。

林孝庭指出,國民政府在1943年最令人矚目的外交成就,無疑是在開羅會議上達成。但是開羅會議也演變成為中美關係乃至中國與盟國關係由盛轉衰的分水嶺。

其中一個關鍵議題是「反攻緬甸」,這是開羅會議上最受注目和盟國花最多精力的議題,但蔣介石並未把反攻緬甸視為重要議案,因此逐漸轉變成為國民政府和英美等國關係發生重大分歧的關鍵點。

林孝庭從蔣介石私人日記中認為,直到開羅會議前夕,蔣介石並非有意忽略盟軍反攻緬甸議題。蔣介石對此案態度並非至為熱衷,可能是蔣認為此議題已經在會議前就原則上討論解決,且蔣介石對於犧牲國軍部隊替英國收復殖民地緬甸本就沒有太大意願。

林孝庭指出,蔣介石日記一段記載,解答為何蔣介石當年數次在開羅會議上缺席,不出席聯席會議討論反攻緬甸方案,也證實反攻緬甸從不曾是蔣認為的重要議題,但此議題卻在開羅會議之後不久成為中美英同盟國間的重大爭議,成為會議最大失策。

導致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因素還有國共問題,1944年2月美國總統羅斯福通知蔣介石將派遣軍事觀察團到山西陜西一帶視察,讓蔣大為擔憂。

林孝庭指出,美國對中共有高度興趣,不只是出於延安土地改革成功、國民政府統治日漸衰敗等膚淺對比,而是因為中國與緬甸戰區惡化,國軍在常德和鄂西的慘重犧牲,讓美方必須認真考慮以中共部隊補充國軍的可行性,只是美共直接接觸,必然傷害美國和國民政府關係。104070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