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迪化街一段再添歷史建築 256號店屋見證商業史

2021/8/30 12:40(8/30 13:4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陳昱婷台北30日電)曾開設台灣首間慰安婦博物館「阿嬤家」的迪化街一段256號店屋今天獲登錄為歷史建築,台北市文資委員會認為,建物保留1920 年代「一坎二落一過水」格局,見證大稻埕商業經營變遷。

大同區迪化街一段256號從2015年開始由婦女救援基金會所承租,在此開設台灣第一家以慰安婦為主題的博物館「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租約在去年到期後,現由東方廣告承租經營。

建物所有權人李建興認為,迪化街一段開發較早,深具許多具有文資潛力的建築,希望能對保存古蹟盡一份心力,因此委託呂大吉建築事務所申請登錄為歷史建築。

文化局邀集文資委員張崑振、郭瓊瑩、丘如華、陳彥良、李素馨會勘後,認為建物保留1920年代修建完成時的「一坎二落一過水」風貌與原有格局,在歷史上則承載許多特殊行業,見證商業經營變遷。

建築師呂大吉表示,迪化街一段256號鄰近淡水河14號水門,在日治時期為江氏家族開設「江成發材木商」專門販賣棺木,後因生意不好,在1953年賣給陳氏家族經營油漆代理事業,並在2007年轉由販售南北貨的李氏家族持有至今。

呂大吉指出,此棟建物為昭和式看板建築樣式,反映當時的建築法規及潮流,為迪化街歷史街區意象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格局與配置則是當時典型的住商合一街屋形式,建物牆壁、木窗、欄杆、洗石子、面磚、騎樓磚拱等皆深具時代內涵,見證日治時期的營建歷史。

台北市文化局今天舉行第139次文資會議,出席17名文資委員一致同意迪化街一段256號具有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並要求建物應恢復原貌。(編輯:張銘坤)11008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