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壽山台灣獼猴壓力太大成「白猴」 人類餵食是元凶

2022/1/30 09:15(1/30 11:3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孟妤高雄30日電)近年壽山「白猴」出沒,民眾目擊多起全身脫毛的台灣獼猴,擔憂是否有不知名疾病在猴群蔓延。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委託屏科大研究,發現與壽山獼猴密度太高、生活壓力太大有關。

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表示,從2013年起,陸續有民眾發現不少壽山獼猴有全身性脫毛情形,露出的白皮膚,遠看有如一隻「白猴」。

因擔憂為傳染性疾病引起,當時的壽山國家自然公園籌備處(現在的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委託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調查原因。

研究團隊透過採集樣本,分析分子賀爾蒙及微量元素等方式,以及長期追蹤觀察,發現壽山獼猴比起其它區域更容易緊張,初步研判可能是導致全身性脫毛的原因。這項研究結果也於今年登上國際期刊Scientific Reports,並於今年底壽山國家自然公園10週年保育研究成果發表會上發表。

研究團隊主要檢驗腎上腺素皮脂素的代謝產物;代謝產物濃度高,代表緊張程度越高。研究證實,脫毛的獼猴比未脫毛的獼猴的代謝產物濃度更高。

為何會如此?研究指出,可能源於壽山獼猴密度太高,平均每平方公里約有200多隻,與一般野外個體,如中央山脈,每平方公里僅10至20隻的密度相比,壽山獼猴的生活緊迫程度太高了。

但為何過去未產生脫毛現象?研究推測,應與人類餵食有關,過去許多人上山會餵養獼猴,但後來壽山國家自然公園成立後,宣導勿餵食獼猴逐漸有成效,食物短缺、猴數卻多,導致獼猴生活壓力遽增,出現脫毛現象。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副教授陳貞志對中央社記者說,壽山獼猴脫毛狀況,是人類不當餵食影響生態的結果,如今恐怕只能靠天然演變的方法來解決。

陳貞志表示,野生動物族群控制是台灣生態大議題,不只獼猴,包括墾丁梅花鹿等,或外來種入侵後繁盛,都對生態造成衝擊。

陳貞志說,對於野生動物族群控制,是否要有更積極的人為介入手段,值得探討;否則只能透過自然演化,例如獼猴食物短缺後,可能死亡率增高、生育率下降,數量逐漸減少,但這個恢復正常的過程,可能需要數十年之久。(編輯:孫承武)111013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