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台東首例週邊血管內超音波裝支架 醫療再升級

2025/3/14 15:05(3/14 15:3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台東馬偕醫院醫師邱威儒(右1)日前替劉姓洗腎患者(前)透過周邊血管內超音波放置靜脈支架,延長血管通暢時間,減少血管持續狹窄風險,進而降低病患往返醫院負擔,這也是台東首例。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4年3月14日
台東馬偕醫院醫師邱威儒(右1)日前替劉姓洗腎患者(前)透過周邊血管內超音波放置靜脈支架,延長血管通暢時間,減少血管持續狹窄風險,進而降低病患往返醫院負擔,這也是台東首例。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攝 114年3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14日電)台東馬偕醫院完成台東首例週邊血管內超音波,幫助洗腎民眾放置靜脈支架,延長血管通暢時間,不僅減少血管持續狹窄風險,也降低病患往返醫院負擔。

台東馬偕醫院今天召開首例「利用週邊血管內超音波」裝支架造福台東腎友記者會。

負責的醫師是心臟內科邱威儒,他在記者會中表示,台東地區因地理位置偏遠,醫療資源相對不足,病患求醫不便,尤其是需要定期洗腎的病患。這些病患每週至少須前往醫院2至3次接受透析治療,若合併動靜脈廔管狹窄或中央靜脈阻塞,更需要頻繁至醫院進行血管整形。

他說,單純以氣球擴張治療效果有限,部分適合的患者若能放支架,則能有效延長血管通暢時間,減少再狹窄的風險,進而降低病患往返醫院。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他說,台東馬偕醫院日前首例利用週邊血管內超音波裝置支架,這也成為醫師的重要工具,造福台東腎友。

首例病患79歲劉姓阿嬤現身感謝邱威儒,她說,每週要到馬偕醫院洗腎3次,1個月10幾次,還要接受傳統氣球擴張靜脈「真的是十分辛苦」,感謝邱醫師透過週邊血管內超音波裝支架,讓她不用每個月重新進行氣球擴張術。(編輯:謝雅竹)11403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