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4年4月
12歲到27歲的Z世代是最擅長使用科技的「數位原住民」,他們一出生就被數位電子產品圍繞,但不同國家的Z世代,成長歷程卻普遍感到孤獨,更對未來充滿壓力與焦慮。
全球中央2024年4月

從相仇到鄉愁 台灣戰南北無聊又好聊

2024/4/15 09:58(4/15 10:29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近幾年各個鄉鎮城市都在培養並推廣專屬特色,像是高雄轉型成海港觀光城市。(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近幾年各個鄉鎮城市都在培養並推廣專屬特色,像是高雄轉型成海港觀光城市。(高雄市觀光局提供)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高中畢業後北上念書,接著在新莊落地生根的吳小姐坦言,有時候「開戰」的常常是在台北生活的南部人,「戰的都是鄉愁」。

文/陳昱婷、林巧璉 (中央社記者)

「北部食物超難吃」、「北部天氣差一直下雨」、「南部人都種田」⋯⋯講到台灣南北差異,人人都可以評論兩句,戰南北話題總是在茶餘飯後不缺席,還能為選戰攻防增添柴火。

南北話題吵不完 政治人物也開戰

前中廣董事長趙少康在代表國民黨參選副總統時,曾形容「台北人喜歡吵架、南部人喜歡打架」;民進黨前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競選期間則向台南市長黃偉哲叫戰,稱「台北滷肉飯比台南好吃」;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參選總統時,感嘆「南部老百姓實在是太慘了」。

政治人物參戰言論數不勝數,無論有意無意,透過媒體宣傳後,形塑並加深台灣南北分立的印象。

35歲的高雄陳先生對於前高雄市長韓國瑜一句「高雄又老又窮」記憶猶新,他指出,資源分配不均才是南北發展有所差異的主因。台北身為首都,長期被投注大量資源;高雄則發展石化重工業,居民多年來得忍受空汙、重車橫行,「高雄人接受不公平的宿命卻換來台北人不斷訕笑,每次戰南北我都很氣」。

台北「天龍」優勢非天生 資源分配不均使然

年輕時曾到台北工作的63歲黃小姐表示,台北人或多或少有一種優越感,認為台北比較高尚、有水準,「在台北生活喔,即使沒錢也不能穿得太邋遢,有時候可能連穿拖鞋出門都會覺得不自在,這就是台北」。

「台北那環境真是太痛苦了,下雨、潮濕、食物不好吃,人也不友善。」這些負面印象是黃小姐對台北最原始也最深刻的記憶。由於無法適應台北的生活方式,黃小姐最後選擇搬回高雄工作,即使薪水少一點,生活品質和花費都舒服許多。

在台北士林出生長大、成家立業的Whitney年近六旬,雖不曾在國外生活,談話過程仍不時吐出英文單字,認為台北無論是交通或生活都是全台灣最宜居的城市,十足「天龍人」氣質。

Whitney坦言,以前的她對台北以外地區有許多歧視,像是中南部人講中文不標準、城市發展緩慢、工廠林立、空氣不好等,不像台北街道寬廣好走,還有四通八達的捷運可搭。

但隨著社會氛圍改變及歷史知識增加,Whitney意識到,自己那些鄙視其實夾雜著不理性的負面宣傳,因為台北之所以進步不是必然,而是政府資源分配不均導致城鄉差距。

她認為,近幾年各個鄉鎮城市都在培養並推廣專屬特色,像是高雄轉型成海港觀光城市、台南是文化古都及小吃天堂,還有台東、花蓮的好山好水好空氣,都是台北不能比較的。

刻板印象源自不理解 過來人笑看南北論戰

家族在台北六張犁深耕250年的30歲陳先生也覺得,台北不再是所有品牌、企業都趨之若鶩的市場,「以前我覺得台北很方便、什麼都有,但現在發現,很多餐飲店鋪在全台各地都有開,新的飲料店也不會把台北作為開幕首選,有些甚至直接不來台北插旗了」。

從求學到就業都待在台北市的陳先生說,他一直到大學玩PTT才接觸「戰南北」概念,無論食衣住行育樂各方面議題,網友都能牽扯到南北差異並開始筆戰,他年輕氣盛貿然加入,還會被嗆「沒見過世面的井底之蛙」。

他指出,長大後陸續去了各個鄉鎮旅遊,體會到「台北真的太擁擠了」,像是高雄的車道跟人行道都比台北寬廣,生活步調也比台北緩慢,讓人感到舒服且心境寬闊;台中近幾年蓋了許多高樓大廈,整體市容反倒比台北更像首都。

比起帶有惡意的歧視,年輕時的Whitney、陳先生和15歲張同學一樣,對南部的評論多是刻板印象,直到某一天接觸到、了解了,這些批評或訕笑就會不攻自破。

張同學還背不起來全台灣22個縣市,也不知道清華大學在新竹、成功大學在台南,認為「離開台北就是考試失利」,但他喜歡九份芋圓、嘉義雞肉飯、台中的夜晚氣氛,「大家都是台灣人,沒必要無謂的戰爭」。

米糕油飯傻傻分不清? 戰口味更是戰鄉愁

談到飲食,來自高雄的49歲吳小姐笑說,30年前因為懷念家鄉味,好不容易在台北找到賣米糕的,「一口吃下完全傻眼,這不是油飯嗎?哪是米糕啊」。當時她才懂,南北食物「同名不同種」,充滿差異。

「米粉湯也是南部小孩到台北的衝擊之一」,吳小姐說,她第一次到景美夜市看到招牌寫米粉湯,「但鍋子裡煮的怎麼看都是米苔目,而且米苔目怎麼煮那麼久都不會爛掉?」

高中畢業後北上念書,接著在新莊落地生根、育有兩子的吳小姐坦言,有時候「開戰」的常常是在台北生活的南部人,「戰的都是鄉愁」。

中山大學一年級的高雄陳同學說,戰南北不是都市傳說,而是真實發生的事。聽不少到北部念大學的高中同學分享,還真的有台北人會問:「你們南部是不是都是田?」「高雄的公車、捷運是不是都要等半小時以上?」

陳同學指出,戰南北就是偏見大集合,「其實連高雄都會戰北高雄、南高雄,說穿了這個話題其實很無聊,但又很好聊」。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Z世代社群成癮 卻因科技感到更孤獨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