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環團抨擊浮濫圈地 憂農地恐消失10萬公頃

2019/11/14 17:08(11/14 22:31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實習記者汪祐寧、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審視各縣市國土計劃,發現浮濫圈地導致農地僅剩65萬公頃,比規定總量少10餘萬公頃,呼籲政府正視此危機。農委會官員表示,會協同主管機關內政部輔導、協助縣市依法定各區要件劃設。

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表示,為保障糧食自給率達40%,行政院與內政部規定全國需保留74萬至81萬公頃農地,但審視國土計劃後,預估農地僅剩65萬公頃,每人只能分到66坪的農產品。

台灣農村陣線成員許文烽指出,消失10萬公頃只是保守估計,許多土地雖被列為農地,但並不作為農地使用,農地實際流失恐超過20萬公頃。

消失的農地去了哪裡?地球公民與農陣等團體根據目前公布的15個縣市國土計劃發現,各縣市政府將都市計畫農業區劃為都市發展用地。

環境法律人協會專員黃子芸以新北市為例,區域計畫中的優良農地總量約1000多公頃,但在國土計劃中剩不到80公頃,取而代之的是1647公頃的居住或產業發展需求開發地區。

吳其融說,經濟部工業局評估台灣在2035年僅需新增3311公頃產業用地,但各縣市政府打算在5年內新增1萬5347公頃,是不切實際的規畫,讓他直言:「不只是超英趕美,根本是超地球趕宇宙!」

工業區的設置地點也存有疑慮,在彰化鹿港務農的許文烽說明,彰化縣政府將「打鐵厝產業園區」設在有機農業園區、自來水取水口及醫療園區的周邊,恐造成嚴重環境汙染。

黃子芸認為,各縣市政府不切實際的國土規劃不僅危害環境,更損害農民權益,使農民被迫遷離農地、流離失所。她呼籲,各縣市政府停止不必要的開發,謹慎思考城市該如何永續發展。

民間團體提出三點訴求,縣市政府應公布詳細的規劃技術報告,提出實際可行的國土規劃,不要浮濫圈地;農委會應妥善分配各縣市維護農地總量,要求縣市政府落實;此外,中央政府應建立合理公開的審議及公民討論機制,讓國土計劃能發揮預期效益。

農委會企劃處處長蔡昇甫指出,地球公民基金會等團體的呼籲是正面的,國土劃設程序上分地方、中央兩個層級,地方政府還在召開公聽會、公開閱覽等流程中,這些流程完成後,地方政府也要組成委員會審查,再報中央政府審查。

他並說,行政院於107年4月27日核定的全國國土計劃,明定全國農地總量為74萬到81萬公頃,以滿足糧食安全(源自每人每天所需熱量需食作物的生產面積)、調節微氣候、涵養地下水源、生物多樣性、文化景觀等需求,農委會會協同主管機關內政部輔導、協助地方政府依法定各區要件劃設,以達成核定的農地總面積。(編輯:陳清芳)1081114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