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自恐龍時代至今 小行星撞地球頻率增加

2019/1/18 23:31(1/19 09: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坦帕市18日綜合外電報導)一項研究顯示,當年一個巨大的太空隕石撞擊造成恐龍永久滅絕,而自恐龍時代至今,小行星撞擊地球與月球的頻率增加2至3倍不等。

根據研究人員在美國期刊「科學」(Science)發表的報告,這種速度增加始於約2億9000萬年前,可能與火星和木星軌道間的主要小行星帶中,某種大規模宇宙撞擊有關。

這個結果是部分落入地球與月球的太空碎片,導致小行星撞擊頻率比2億900萬年前高出了2.6倍。

這項研究的共同作者、南安普敦大學(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地球科學助理教授吉農(Tom Gernon)表示:「這些撞擊使得大量太空隕石落入地球,數量很可能將達到高峰,然後隨著時間而遞減。」

這項研究並未指出,小行星撞擊頻率增加與地球遠古重大生物變遷事件有直接關連。

這包括發生於約2億5200萬年前的二疊紀(Permain)滅絕,當時地球上至少90%的生物離奇消失。

恐龍存在於2億4500萬年前並於6500萬年前絕跡,巨大的小行星是造成恐龍滅絕主因。

另一位共同作者、多倫多大學地球科學系助理教授肯特(Rebecca Ghent)說:「問題是預測小行星撞擊的變化,是否與很久以前發生在地球上的事件直接相關。」

肯特指出:「雖然造成這些事件的威力很複雜,而且可能包括其他地質原因,如大規模火山爆發,再加上生物因素,但小行星撞擊確實在這個歷史長河中扮演關鍵因素。」(譯者:曹宇帆/核稿:林憬屏)108011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