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民間信仰與魔術 新人新視野激盪劇場體驗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30日電)國藝會「表演藝術新人新視野創作專案」邁入第17屆,今年支持年輕藝術家劉唐成、郭鎧瑞、林陸傑,打造3齣風格鮮明的全新創作,讓小丑表演、民間信仰與魔術激盪嶄新劇場體驗。
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今天舉行記者會,國藝會董事長林淇瀁(向陽)表示,這個專案像一盞燈,照亮年輕藝術家探索的未知旅程,藝術需要時間淬煉,也需要四方支持,特別感謝贊助夥伴讓這盞燈更明亮,也讓更多藝術家得以站上舞台,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
專精於小丑表演的劉唐成,作品「小丑與他的創造者」融合個人生命經驗,透過獨白、偶戲交織刻畫一名演員隨著年紀漸長,開始抗拒曾熱愛的小丑表演,但「小丑」不願被遺棄,發出了調解通知書。劉唐成認為,這趟創作旅程就像小丑表演裡談論的「接受失敗」,他也在學習與內在和解、接納必然失敗的過程。
來自宜蘭的演員郭鎧瑞,10歲開始擔任乩童,他認為兩個身分有相似之處,乩童替神明代言,演員則是替角色代言,從小看過的生離死別畫面,讓他能更快共感他人情緒。作品「一炷香的時間」,以台灣民間信仰的「問事」形式,帶領觀眾探問神明是否真的存在,也將信仰的疑問化為舞台上的儀式,探討未竟的遺憾,也試圖在戲劇裡尋找靈性與情感的平衡。
魔術師林陸傑擅長將魔術作為戲劇敘事的核心手法,拆解虛實邊界,讓觀眾在錯覺與現實中重新審視世界。作品「錯誤(的)引導」以英國魔術師馬斯克林(Jasper Maskelyne)在二戰期間透過魔術技巧,欺敵化解危機作為靈感。他希望身為藝術家在動盪時局中,能以魔術作為引體回應這個時代。
「新人新視野」2008年啟動以來,已扶植69名新銳創作者、85件作品產出,支持35歲以下音樂、舞蹈、戲劇的青年創作者,除提供創作經費,也將創作成果推入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所屬3館演出。
這屆作品將於5月9日至11日在國家兩廳院實驗劇場演出,5月24日至25日移師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繪景工廠,6月7日、8日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小劇場登場。(編輯:管中維)11404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