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德紀念1989萊比錫抗議行動

2014/10/9 20:25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琳柏林9日專電)德國總統高克今天在萊比錫舉行的1989萊比錫「週一抗議行動」紀念會上表示,在柏林圍牆倒塌前1個月,萊比錫的非暴力爭民權運動加速東德政權傾倒,促成兩德統一。

在萊比錫布商大廈音樂廳(Gewandhaus concert hall)舉行的紀念會,除了德國政要,包括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前華沙公約組織成員國的政要也應邀出席,共同回憶在1980年代末期到1990年代初期中歐和東歐的轉變。

高克(Joachim Gauck)指出,教會在前東德的民主運動扮演重要角色,而人民不畏獨裁政權鎮壓、走上街頭,以非暴力形式促使政治氛圍改變的勇氣,也讓人感佩。

高克表示,人民不能自認沒有發言權或是放棄投票的權利,自困於對政治的無力感。他也強調, 絕對不要忘記,威脅到民主的不只是意識形態和極端分子,如果人民不對民主加注活力,它也會枯竭。在香港,抗議的年輕人應該對此有很深的體認。

1989年10月9日下午在萊比錫的聖尼可拉斯教堂(Saint Nicholas Church),牧師帶著成千上萬環繞著教堂的民眾為和平祈福,晚間群眾手執燭光在市區遊行,高喊「不要暴力」、「我們就是(當家的)人民」。估計有7萬民眾參加的「週一抗議行動」透過媒體傳播到全世界。在柏林圍牆倒塌前的幾個週一,萊比錫的抗議行動聲勢愈來愈壯大。

萊比錫的「週一抗議行動」也是首次沒有遭到東德政府動員武力鎮壓的民主運動。當時東德獨裁者何內克(Erich Honecker)可能考慮到1989年6月在北京天安門血腥鎮壓民主運動的後果,而且沸騰的民主訴求也影響到政治氛圍。

曾經是東德教會牧師的高克指出,1989年10月9日是德國歷史上「決定性」的日子。1031009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