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藥事法一修超過20年 台灣中藥房走向凋零

2018/11/6 21:59(11/6 22: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6日電)一條法令文字不完備的藥事法,修了超過20年仍修不成,也讓台灣中藥房文化走向凋零,每一名中藥房老師傅過世,就意味著台灣的中藥房又少了一家,未來恐永遠在台灣社會中絕跡。

上千名中藥業者今天上午到衛生福利部前抗議,不滿衛福部要求中藥業者必須通過國家考試才可開立中藥房,製中醫師處方藥品以及傳統丸、散、膏、丹,但20多年來卻沒有設立相關國家考試,也沒設立中藥師制度,導致從沒發出一張中藥行業者執照,讓中藥房面臨後繼無人窘境,盼政府「給中藥房一條活路走」。

這一切爭議的開始,得從民國82年的「藥事法」修法說起。

衛福部中醫藥司科長陳聘琪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電訪時表示,早年台灣的中藥房大多是師徒相授,但70年代各界漸漸發現,中藥材的調劑、販售可能涉及民眾健康,認為中藥從業人員必須具備一定專業知識,而非人人可當。

因此,衛生署(現衛福部)82年修正藥事法第103條,訂定傳統中藥業者的落日條款,但因法令內文有缺失,87年再次修法,明訂82年2月5日以前,凡是合法經營中藥房的業者,都可繼續中藥材販賣業務。

同法更強調在「中藥師」尚未設立前,中藥商必須修習一定中藥課程,並且經過國家考試及格,才能從事中藥材買賣、調配固有成方、調劑中醫師處方藥品等工作。

陳聘琪說,當年修法後,衛生署曾打算訂定施行細則,包括中藥商必須具備哪些條件才可考國家考試、考過後如何管理,以及考過以後應如何稱呼等細節,但因法令中並未寫明施行細則由哪個單位制定,法令單位質疑缺乏「授權依據」,要求必須再次修法,才可以訂定施行細則。

然而,這次的修法不如過去幾次順利,90年至100年間多次開會討論,各界都無法取得共識,讓修法面臨卡關;衛福部100年便規劃開放「中藥技術士」檢定,讓新一代中藥業者從事中藥材輸入、輸出、批發、零售、磨粉,103年送入立法院審議時,卻遭中醫師、藥師相關公會反對,再次胎死腹中。

陳聘琪說,104年衛福部曾提出「中藥師」構想,認為醫師分為中醫、西醫,藥師是否也可分為中藥師、西藥師,即設立專門中藥師相關科系及考照制度,專門從試中藥藥事服務,但至今沒有共識,而無法有進一步作為。

既然有中藥師一途可走,為何不在討論修法的10年間同步討論設立中藥師,陳聘琪則表示,因年代久遠,她也不了解早年修法不成,為何不轉而推動中藥師制度。

為了一條不完備的藥事法,台灣中藥房文化被迫停滯20多年,中藥房也面臨斷層危機。

台灣中藥從業青年權益促進會理事長古承蒲感嘆,如今傳統中藥房第2代,除非成為中醫師或藥師才具備開設中藥房的資格,但真的考上後,礙於現實的收入問題,很多人根本不願回中藥房工作。

而如今合法的老中藥房,師傅的年齡已高達65至80歲,一旦這些父執輩過世,經營數十年的中藥房招牌就必須拆下,被迫關門,82年至今全台中藥房從1.5萬家銳減至8000多家,若政府再不重視中藥房生存危機,傳統中藥房文化恐永遠在台灣絕跡。(編輯:吳協昌)10711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