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經部:政治語言醜化綠電 傷害台灣產業競爭力

2023/8/16 22:02(8/21 16:02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16日電)綠電發展近期成為選戰攻防焦點,經濟部能源局今天表示,相關言論不宜汙名化、醜化綠電,綠電已成台灣產業發展重要的生產要素及基礎建設一環,包括在野黨參選人也相繼提出發展更多綠電的願景,相關攻防不應傷害台灣產業競爭力。

經濟部透過新聞稿指出,歐洲商會、美國商會等主要外國商會,都明確指出企業對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工總、工商協進會或台積電甚至認為,台灣綠電發展較慢、應該更快速;國際廠商例如Google、美光也曾表達,希望政府提供足夠綠電,都凸顯綠電發展的必要性,以及對產業在國際競爭上的重要性。

經濟部表示,以RE100倡議為例,包括Google、Apple、Facebook及Microsoft等龍頭公司都是主要成員,台灣的科技供應鏈也是其重要供應商,都會有相應的綠電需求。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經濟部指出,至於部分批評以政府標案或採購,來形容能源產業發展並不正確。事實上,綠電發展的過程是採取先躉購,後轉供、競標等模式,初期以躉購費率購電,後期能源廠商會直接賣給民間需綠電企業,就不需台電支出。

經濟部說明,躉購費率制度從2009年確立,以太陽光電為例,2010年時一度電平均新台幣11.75元,到2023年時已下降到每度4.46元。此為再生能源發展歷程,2010年超過10元不是圖利廠商,2023年每度4元多,同樣是在為國家的能源轉型奠基,呼籲外界應給公允評價。(編輯:林克倫)11208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