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臺灣美術兩百年」出版 召喚被遺忘的美術史

2022/4/16 20:53(4/16 21:0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邱祖胤台北16日電)台灣曾出現許多精彩的藝術家及作品,但民眾對他們卻很陌生,由美術史學者、中研院史語所兼任研究員顏娟英策畫的「臺灣美術兩百年」套書,用120件作品訴說台灣美術的故事,今天在北師美術館舉行新書發表會。

前文化部長鄭麗君致詞表示,過去台灣美術史被禁錮、遺忘,人們站在自己土地上卻不知道曾有這麼多熱情、勇敢的藝術家,用創作追求自由、關懷土地,奮力追求現代性,啟動台灣文化啟蒙運動。

鄭麗君表示,顏娟英就像是一名拓荒者,她不斷挖掘作品跟史料,將台灣美術史放回台灣史跟台灣社會發展脈絡中研究,近年更組團隊修復作品、策展,「不朽的青春」特展感染整個社會回過頭來認識自身的美術史,這樣的行動力讓她非常感動。「臺灣美術兩百年」的出版則展現由民間書寫台灣美術史的力量,「召喚」民眾重新認識台灣美術史,也「召喚」公立美術館重視。

顏娟英表示,她開始接觸台灣美術史研究時發現,最困難的部分就是日治時期的歷史,因為它被長期忽略了,有許多故事經過輾轉流傳,卻不知道其真實性,因此她先著手出版「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封面採用黃土水的「甘露水」,當時就是希望「甘露水」能重新出土,如同期待失落的台灣美術史能重新被找回來。

「臺灣美術兩百年」全書分上、下兩冊,介紹120件作品及108名曾在台灣這片土地上創作的藝術家,上冊「摩登時代」分為傳統的新生、現代美術與展覽會、描繪地方色彩、都會摩登、戰爭與戒嚴、新時代男與女等6個篇章;下冊「島嶼呼喚」分為山與海的呼喚、冷戰下的藝術弈局、鄉土的回歸、風景與社會、主體性的開展、創造新家園等6個。

作者群包括顏娟英、蔡家丘、黃琪惠、楊淳嫻、魏竹君、邱函妮、林育淳、張閔俞、王淑津、石守謙、呂采芷、李柏黎、林以珞、林柏亭、林聖智、徐蘊康、高穗坪、郭懿萱、曾資涵、游閏雅、鈴木惠可、謝世英、饒祖賢等人。

春山出版社總編輯莊瑞琳表示,本書的「兩百年」是從1803年畫家林朝英的水墨作品「觀音菩薩夢授真經」的年代算起,以此定義「臺灣美術兩百年」。莊瑞琳說,這套書不是台灣美術的標準答案,而是台灣美術的起點,「因為我們終於可以用自由開放的方式,認識屬於這塊土地的國民美育,看到台灣創作者如何在困境中依然留下傑出的作品」。(編輯:張芷瑄)11104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