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健康福祉論壇登場 台灣分享疫調經驗

2021/10/31 17:56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茗喧台北31日電)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期間,台灣靠著快速疫調、匡列接觸者,迅速防堵疫情,疾管署防疫醫師蘇家彬今天在台灣全球健康福祉論壇中,分享台灣疫調實務經驗。

衛生福利部與外交部共同舉辦為期2天的「2021台灣全球健康福祉論壇」今天登場,邀請來自歐洲、美國、澳洲、日本等10國共28名國外專家擔任講者,主題包括COVID-19疫情下結合數位科技與精準防疫、疫情下的貧窮議題及因應等。

台灣在COVID-19疫情期間,因快速疫調、匡列接觸者,每每遇上疫情時,總能迅速因應防堵,避免進一步擴散。

衛福部疾病管制署防疫醫師蘇家彬針對台灣如何疫調、匡列接觸者專題演講,他表示,由於COVID-19個案於發病前可能就具傳染力,因此除了追蹤確診前2週的接觸者外,也須特別追蹤發病前3天的密切接觸者,進行居家隔離,一旦出現症狀就立刻採檢。

然而,今年5月國內突然爆發多起本土疫情,不僅感染源不明,甚至出現醫院、養護機構、職場群聚感染,蘇家彬說,當時醫療、檢驗、隔離量能相當緊繃,只好將輕症及無症狀患者送到旅館或檢疫所,醫院主要收治重症患者。

蘇家彬指出,另因疫調量能已不足以因應這麼多確診個案,因此只好請部分確診者自行通知密切接觸者;據統計,疫情嚴峻期間有超過8萬名密切接觸者遭隔離,其中約5%後來確診。

即便如此,疫調仍是防疫重要里程碑,蘇家彬說,疫情發生之初,宜蘭遊藝場一名工作人員確診,疫調共找出35名家人、同事、常客等密切接觸者,立刻居家隔離並採檢,其中就有5人確診,後來也動員警方調閱監視錄影器並發布簡訊,提供公費PCR採檢等,短短2週確診個案數就直線下降,凸顯其重要性。

因應疫情延燒,各國紛紛結合數位追蹤措施,希望第一時間掌握密切接觸者,台灣推出「台灣社交距離APP」,但據多國經驗,數位追蹤雖然對於疫調有所幫助,卻也面臨隱私權等挑戰。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林先和說,英國2020年早在第4季就啟用數位追蹤APP,全國約28%人口使用,啟用3個月內共有170萬人接到接觸確診者的警訊,經分析,每名確診個案平均接觸4.2人,接到警訊者採檢陽性率約6%,和傳統追蹤方式成效相當

林先和說,進一步分析,使用APP比率較高的行政區,通報感染件數也較少,預計避免60萬人遭感染。

不過,林先和指出,數位追蹤涉及隱私權,考驗著民眾對國家的信任程度,也影響數位追蹤效果,顯示接觸者數位追蹤並非疫調萬靈丹,還須搭配其他措施才能達到防疫效果。(編輯:管中維)1101031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