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外來斑腿樹蛙擴散入侵 原生布氏樹蛙棲地需管控

2024/5/14 13:10(5/15 08:2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指出,新增5種外來蛙類入侵台灣生態,其中斑腿樹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圖)擴散最廣、繁殖力強,外型僅後腿內側的花紋能與原生種布氏樹蛙區分。(林試所張俊文拍攝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指出,新增5種外來蛙類入侵台灣生態,其中斑腿樹蛙(Polypedates megacephalus)(圖)擴散最廣、繁殖力強,外型僅後腿內側的花紋能與原生種布氏樹蛙區分。(林試所張俊文拍攝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14日電)農業部林業試驗所今天表示,新增5種外來蛙類入侵台灣生態,以斑腿樹蛙擴散最廣、繁殖力強,研究發現同一棲地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叫聲相對減少,生態敏感區需加強控制。

隨著聯合國倡議永續,相關議題成了主流施政重點,林試所發布資訊指出,入侵蛙類不僅於美洲牛蛙,近10至20年間還有亞洲錦蛙、海蛙、斑腿樹蛙、海蟾蜍及溫室蟾等5種外來蛙類被發現,其中斑腿樹蛙造成很大問題。

林試所說明,斑腿樹蛙每次產卵高達近千顆,可能導致原生蛙類的食物短缺,很快就占據棲息地,擴散最廣;研究人員分析2015、2019與2023年,有關翡翠水庫周邊聲景監測資料發現,斑腿樹蛙的叫聲越來越多,生態習性相近的原生種布氏樹蛙則越來越少。

林試所再舉例,東華大學副教授楊懿如研究團隊執行的「外來種斑腿樹蛙控制與監測計畫」報告指出,除了台東縣,斑腿樹蛙已在全台擴散,目前已進入「長期管理」階段;通過持續監測外來蛙類的分布、數量,可預測受威脅的生態敏感地區,並採取適當措施控制,同時要加強飼主觀念宣導,避免寵物脫逃、棄養。

林試所也認為,應加強保護、復育原生蛙類,透過保護棲息地、控制外來入侵蛙類擴散,可減輕外來入侵物種對原生蛙類生存的影響;同時可鎖定「受外來入侵蛙類影響較大的區域」或是「重要的原生動物棲息地」,進行外來蛙類的清除和管理工作,以恢復生態系統平衡。(編輯:管中維)1130514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表示,原生種布氏樹蛙(左)與外來種斑腿樹蛙(右)的大腿內側紋路是主要區分方式;布氏樹蛙為白底黑網紋,斑腿樹蛙為黑底白點。(林試所張俊文拍攝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表示,原生種布氏樹蛙(左)與外來種斑腿樹蛙(右)的大腿內側紋路是主要區分方式;布氏樹蛙為白底黑網紋,斑腿樹蛙為黑底白點。(林試所張俊文拍攝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布氏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為中型蛙,體長約5到7公分,上唇白色,背部褐色,有些會有4條深色縱紋,有些個體則不明顯,頭部兩側有細細的過眼黑線。(林試所張俊文拍攝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布氏樹蛙(Polypedates braueri)為中型蛙,體長約5到7公分,上唇白色,背部褐色,有些會有4條深色縱紋,有些個體則不明顯,頭部兩側有細細的過眼黑線。(林試所張俊文拍攝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14日表示,新增5種外來蛙類入侵台灣生態,以斑腿樹蛙擴散最廣、繁殖力強,由頻譜分析圖發現,斑腿樹蛙具有連續性像機關槍的叫聲,是非常明顯的辨識依據,民眾可經由手機掃描QR Code下載叫聲聆聽。(林試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農業部林業試驗所14日表示,新增5種外來蛙類入侵台灣生態,以斑腿樹蛙擴散最廣、繁殖力強,由頻譜分析圖發現,斑腿樹蛙具有連續性像機關槍的叫聲,是非常明顯的辨識依據,民眾可經由手機掃描QR Code下載叫聲聆聽。(林試所提供)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傳真 113年5月14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