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共軍為侵台組民船艦隊 學者估30萬人10天內可渡台海

2024/5/27 18:44(5/27 19:1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英國媒體指出,中國加強施壓台灣之際,也正為侵台籌組一支由渡輪及民用船隻組成的艦隊。圖為中國「棒棰島」渡輪。(圖取自中遠海運客運網頁ferry.coscoshipping.com)
英國媒體指出,中國加強施壓台灣之際,也正為侵台籌組一支由渡輪及民用船隻組成的艦隊。圖為中國「棒棰島」渡輪。(圖取自中遠海運客運網頁ferry.coscoshipping.com)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27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媒體指出,中國加強施壓台灣之際,也正為侵台籌組一支由渡輪及民用船隻組成的艦隊,有學者估算如此一來,運輸量能可達到約10天內搭載30萬名共軍橫渡台灣海峽。

「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報導,儘管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兩棲登陸艇,沒達到執行諾曼第登陸(D-Day)這類搶灘行動所需的數量,但共軍可藉民船彌補差距,包含許多大型渡輪,每艘可運載數以百計的裝甲車。

美國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海洋之光」(SeaLight)計畫關注南海的灰色地帶活動,計畫主任鮑爾(Raymond Powell)表示:「在砲火下進行兩棲登陸,是最困難的軍事行動之一。」

鮑爾指出,民用渡輪「通常不是執行這類任務的理想選擇」,但在台灣沿海防禦被摧毀後,渡輪可用來運輸大量部隊跨越台海,或者「純粹以數量優勢」壓垮台灣軍隊。

中國海軍已具有全球最大規模水面艦隊,也建造了很多在和平及戰爭時期都可派上用場的軍民兩用船隻。

根據美國海軍戰爭學院(Naval War College)中國海事研究所(China Maritime Studies Institute)報告,北京10年前對造船廠發布技術指南,使許多民用船隻符合軍事用途,且據信渡輪、油輪及貨櫃船也被納入共軍的指揮體系。

中國官方媒體多年來一直宣傳這方面的努力,經常盛讚渡輪參與跨海登陸演習。

長約135公尺的「棒棰島」渡輪於2019年軍演「參軍」後,獲得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讚揚;長約164公尺的「渤海珍珠」渡輪也參與2021年軍演,環球時報引述匿名中國軍事專家的說法報導,這將為「執行兩棲登陸任務大規模運送部隊」如虎添翼。

另一家中國航運新聞媒體也吹捧民用渡輪「長達隆」,這艘船大到足以運載兩個滿編機械化步兵營的重型坦克及其他車輛,有報導寫道,長達隆「身披民用外殼,卻有一顆軍用的心臟!」

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分析師許卡特(Thomas Shugart)2022年估算,中國民船可大幅增加現有軍用兩棲攻擊艦艇運送軍事物資的噸位,讓運能達到可在大約10天內,運送約30萬名共軍及其車輛載具橫渡台海。

許卡特當時指出:「台灣及美國情報圈,都應該開始以監控中國海軍艦艇的方式,監控中國的民間航運重大活動。」

在衝突區域部署並使用客運渡輪的想法或許聽來不尋常,卻反映出中國民間部門與中共當局及北京政府軍事政策關係匪淺。

分析家提到,這也使規劃防禦變得更為複雜。

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 London)戰爭研究系(Department of War Studies)教授帕特拉諾(Alessio Patalano)說:「民用渡輪是中國軍民融合概念更廣泛的一環,即民間資產及力量是全國致力於國安的固有部分。」(譯者:洪培英/核稿:陳彥鈞)11305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