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回顧馬政府封存核四 賴清德:台灣不缺電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4日電)兼任民進黨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天在中執會播放影片,回顧從1970年代以來,社會對核能的相關討論。他說,2014年當時的總統馬英九、行政院長江宜樺宣布將核四封存,民進黨再度執政推動能源轉型;現在的台灣並不缺電,可穩定供電,就算加上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台灣到2032年也可穩定供電。
賴清德在中執會表示,「非核家園」逐步落實有國際事件及國內民主運動相互影響,例如1979年三哩島事件、1986年車諾比事件、2011年福島事件,透過社會對話與公民運動,「非核家園」不只一次形成朝野共識。
賴清德回顧,2002年他當立委時,就跟當時的立委賴勁麟提案制定「環境基本法」,當時民進黨雖中央執政,但國會並非多數,朝野共識完成立法,在「環境基本法」第23條將「非核家園」明定入法,成為國家法定政策目標。
他說,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福島核災事件後,馬英九宣布核一、核二及核三廠不延役。2013年的309廢核大遊行,匯聚超過20萬人上街高喊「終結核四、核電歸零」,反核主流民意高漲,馬英九、江宜樺2014年宣布將核四封存。
賴清德感謝環保運動者及公民團體投入,幾乎所有非核運動,如貢寮反核四、核四公投千里苦行、蘭嶼反核廢料,都是在地公民力量先行支撐台灣永續。
賴清德表示,2016年民進黨再度執政,前總統蔡英文推動能源轉型政策,注重穩定供電及電網韌性,積極開發再生能源。
他說,針對核電廠各機組將陸續除役的法定時程,政府提早因應。即便核三廠2號機除役後,今年將有大潭7號機、興達新1號、2號機及台中新1號機等的大型燃氣機組上線,總裝置容量達到480萬瓩,遠大於核三2號機95萬瓩,是足足5倍之多。這幾年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比率提升,抽蓄水力及負載管理等調度手段,可確保穩定供電。
賴清德表示,只要拿起手機搜尋「今日電力資訊」,就可看到此刻核電所占整體發電量,5月17日之前核三廠2號機所占發電量不到4%;太陽能加上水力、風力等綠色能源發電量,將近30%,今天備轉容量率27.91%。
賴清德說,這表示現在的台灣並不缺電,可穩定供電,而依照台電預估,就算加上人工智慧產業發展,台灣到2032年也可穩定供電;台灣空氣品質也逐漸改善,過去幾年核一廠、核二廠陸續停機,沒造成空氣品質惡化。台灣PM2.5年平均濃度,從2013年的24.0,下降到2024年的12.8。
他強調,面對全球氣候變遷衝擊、地緣政治挑戰以及全球貿易體系不確定因素,能源安全就是國家安全。政府最重要工作就是持續穩定供電、開發多元綠能。(編輯:蘇志宗)1140514
- 2025/05/18 21:21
- 2025/05/14 17:47
- 2025/05/14 17:08
- 影片回顧馬政府封存核四 賴清德:台灣不缺電2025/05/14 17:02
- 2025/05/14 16:14
- 2025/05/13 22:12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