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科博館丹尼索瓦人到台灣特展 見證古人類演化地圖

2025/5/22 16:48(5/22 18:0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起推出特展「丹尼索瓦人到台灣」,展出澎湖原人真品化石,該化石亦被證實為男性丹尼索瓦人的下顎骨。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14年5月22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起推出特展「丹尼索瓦人到台灣」,展出澎湖原人真品化石,該化石亦被證實為男性丹尼索瓦人的下顎骨。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14年5月22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2日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推出「丹尼索瓦人到台灣」特展,展示「澎湖原人」真品化石並證實此為1名男性的丹尼索瓦人的下顎骨,帶領民眾一窺澎湖水道海底塵封已久的古老人類之謎。

科博館今天在第一微型特展室推出「丹尼索瓦人到台灣」,展期至7月20日止。走入展場即可看見「丹尼索瓦人模型」。策展人、科博館地質學組研究員張鈞翔分享,「丹尼索瓦人模型」由館內地質學組技術員游書桓塑造,耗時1個多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融合雕塑藝術,生動呈現這名史前人類的體貌特徵。

他說,根據現有的右下顎骨及科學考據,這名丹尼索瓦人為年輕男性,下顎骨寬大粗壯,臼齒體積大,嘴部結構厚實強健,擁有發達的咀嚼肌與斜方肌。

張鈞翔提到,澎湖原人下顎骨化石研究,花費10多年時間,結合多名國內外學者合作,最終透過骨骼與牙齒殘存的古蛋白質分析,確認澎湖原人就是男性的丹尼索瓦人,為古人類的演化支系添上一筆重要紀錄。

「丹尼索瓦人到台灣」特展展出「來自海底的化石瑰寶」、「從澎湖1號說起」、「揭露丹尼索瓦人的證據」、「古蛋白質的新工具」。展場佈置澎湖水道漁船打撈模擬場景,還原化石經過底拖網作業從海底重見天日的過程,搭配傳統漁網及漁船底拖影像實錄,引領觀眾感受撈出化石的驚奇時刻。

策展團隊展出同樣從澎湖水道打撈上岸的鹿角與象牙化石,化石表面可見明顯的人為砍痕,顯示當時的澎湖原人與相伴相生的動物群已有密切互動,這些痕跡可能來自偶發的狩獵行為,也可能反映出人們當時已具備利用動物資源的知識與技術。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科博館長黃文山表示,這項突破性研究,重寫人類演化地圖,更讓台灣在國際古生物研究領域發光發熱,今年4月躍上國際期刊「Science」。

研究團隊持續透過這些珍貴材料,逐步解開丹尼索瓦人到台灣的生態環境適應與演化之謎。科博館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李家維指出,期盼學界盡快啟動跨國整合型研究計畫,重建末次冰期丹尼索瓦人眼中的台灣樣貌。(編輯:張銘坤)1140522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起推出特展「丹尼索瓦人到台灣」,策展人張鈞翔(右)指出,現場展出的「丹尼索瓦人模型」為館內地質學組技術員游書桓塑造,耗時1個多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融合雕塑藝術,生動呈現這名史前人類的體貌特徵。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14年5月22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起推出特展「丹尼索瓦人到台灣」,策展人張鈞翔(右)指出,現場展出的「丹尼索瓦人模型」為館內地質學組技術員游書桓塑造,耗時1個多月,以科學研究為基礎融合雕塑藝術,生動呈現這名史前人類的體貌特徵。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14年5月22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起推出特展「丹尼索瓦人到台灣」,展示「澎湖原人」真品化石,帶領民眾一窺在澎湖水道海底塵封已久的古老人類之謎。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14年5月22日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22日起推出特展「丹尼索瓦人到台灣」,展示「澎湖原人」真品化石,帶領民眾一窺在澎湖水道海底塵封已久的古老人類之謎。中央社記者趙麗妍攝 114年5月22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