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顧立雄「以人為本」務實管理哲學 建立國軍新時代形象【專訪】

2025/5/23 06:44(5/23 07:2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國防部長顧立雄(右)3月21日陪同總統賴清德(前右2)21日至松山機場視導駐守的海軍陸戰隊陸戰六六旅衛戍第二戰鬥隊,並檢視國軍裝備。(中央社檔案照片)
國防部長顧立雄(右)3月21日陪同總統賴清德(前右2)21日至松山機場視導駐守的海軍陸戰隊陸戰六六旅衛戍第二戰鬥隊,並檢視國軍裝備。(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林克倫、吳書緯台北23日電)國防與軍隊改革是總統賴清德重要使命,律師出身的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1年接受專訪,不急不徐談及軍隊改革規劃,但可感受出他心裡有一幅戰略圖像,盼透過以人為本、減法增效、務實創新的管理哲學,讓部隊真正回歸戰訓本務,建立國軍新時代形象,讓民眾覺得國軍「變正常」。

聽說顧立雄擔任立委時很喜歡找記者聊天、表達看法,這場任滿1週年專訪,或許事涉國防機密、現場氣氛略顯嚴肅。不過當記者求證,聯兵營赴美前、官兵眼神多渙散,但受訓返台後、個個炯炯有神的軼事時,顧立雄跟回應戰略溝通提問一樣,臉上馬上露出「我很想分享,但不能講」的心癢難耐笑容。

國軍編制員額逾21萬人,是一部人員武器24小時運轉待命的龐大機器,當前對外要應付共軍機艦的各式灰色地帶與聯合戰備警巡等侵擾,對內要因應台海安全局勢與現代戰爭型態變化進行變革,讓國軍處在轉型與挑戰並存的關鍵時刻。

面對這些內外部壓力,總統賴清德去年指派顧立雄擔任國防部長時,外界評價兩極。畢竟一位年收入高、關注人權的知名大律師,中年斜槓轉行當立委,又進政府部門接任黨產會主委、金管會主委、國安會秘書長,在65歲時擔任國防部長,跨界多元、太超乎一般人對於「能力」的想像。

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中央社專訪強調,務實建軍應結合國家安全環境變化前瞻預判,發揮「主導先制」優勢,永遠走在敵人前面。中央社記者徐肇昌攝  114年5月23日
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中央社專訪強調,務實建軍應結合國家安全環境變化前瞻預判,發揮「主導先制」優勢,永遠走在敵人前面。中央社記者徐肇昌攝 114年5月23日

國防軍隊改革是賴總統掛念的重要使命任務,顧立雄自有一套處理人與事的心法哲學。上任後「第一把火」是宣布取消形式主義的刺槍術、廢除官兵休假互助回報、取消陸官校慶踢正步、正副主官留值規定恢復常態、官兵出國可自由行等措施;立足「以人為本」精神,用「減法」取消軍士官兵私下詬病已久的舊規,讓官兵「直接有感」。

再以共軍機艦在台海周邊演訓為例,面對諸多貶損國軍戰力的假訊息流竄,國防部破天荒公布共軍山東號航艦的清晰空拍偵察照片,以及國軍F-16戰機用「狙擊手」莢艙完整捕捉殲16戰機的飛行畫面,頓時獲得民眾對國軍偵蒐掌握能力的肯定,澆熄唱衰國軍的假訊息聲量。

曾共事過的幕僚與官員透露,顧立雄很聰明、學習能力強,開會時是用邏輯分析,能迅速掌握事件脈絡、釐清問題核心,討論出解決方法,就做決定並按節奏執行,「自己分內的事、都會想弄清楚」;且性格還頗為奇特,能跟各式各樣的人相處愉快,但不是「和稀泥」,顧立雄能讓對方清楚感受到原則、立場與定見。

這股對原則立場的堅定,反映在去年5月23日的共軍環台軍演,作為新科部長第一道考驗,顧立雄當天在敵情會報接獲演習消息,立刻下令開設應變中心,並在聽取敵情狀況後,將後續處置措施交由參謀總長梅家樹上將主持,讓聽慣歷任部長「指導」的高階將領頗不適應,但也未傳出抱怨之語。

圖為漢光40號實兵演習,關渡指揮部河防營於淡水河口演練。(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漢光40號實兵演習,關渡指揮部河防營於淡水河口演練。(中央社檔案照片)

立法院2000年三讀通過國防二法(國防法、國防部組織法修訂案),明定參謀總長承部長之命令,負責軍令事項指揮軍隊。但因歷任國防部長仍多由退役將領擔任,導致政令常混淆;顧立雄此舉傳遞出對國軍將領的軍事專業尊重與信任,也破除民眾對「不懂瞎指揮、累死三軍官兵」的刻板印象。

對於部隊務實訓練,去年漢光40號演習開始推動「去中心化」指管機制、無劇本實戰化演練等科目,近期又新增立即備戰操演項目,直接磨練一線部隊的應處能力;顧立雄執行賴總統與國安團隊的諸多新軍事訓練變革,戰甲車輛頻繁出現在鄉鎮道路、沒有引發民怨,一句「官兵演訓衣冠不整是正常」,也贏得民眾支持。

勤儉建軍是國軍熟悉口號,顧立雄有不同思維。他在專訪時說,已下令清點過時武器裝備直接汰除,不要再花錢做維修保養;而日前海馬士多管火箭系統首度試射,他親自南下九鵬基地,11輛發射車各射擊3枚訓練彈,33枚打好打滿,直接驗證接裝戰力與排除障礙能力,訓後立刻慰勉官兵。

再以堆砂袋為例,過去國軍演習設置阻絕陣地,就是找官兵耗時耗力填裝沙袋,遭議「回到二戰」。賴總統日前南下勗勉陸軍工兵訓練中心,現場演練新籌獲的機動阻絕器材,8名官兵加上挖土機,20分鐘可完成效果約1500個砂袋的阻絕牆;此舉彰顯軍方願意傾聽民間軍事人士的創新建議,畢竟面對台灣少子女化的衝擊,有限官兵必須採更具效率的作戰方式。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揆諸這些軍事訓練變革,顧立雄有一幅更高層次的戰略圖像,讓部隊往戰訓本務的正常方向前進,民眾也認同支持國軍的備戰訓練,而政府正在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工作,軍力與民力既分屬又需相互協作,民眾願意支持國軍、防衛韌性方能加成。

至於赴美受訓官兵炯炯有神的提問,顧立雄露出「那個熟悉笑容」後、轉個方向從務實戰訓獲取「成就感」角度說,藉由軍事交流到美國從事高強度演訓,對官兵來講,會親身感受到這樣的參與後,「所獲得成就感、榮譽感跟自信心」。(編輯:林克倫)11405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