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關稅戰 中國官媒主張重溫毛澤東「論持久戰」
(中央社台北30日電)美中關稅戰恐重創中國經濟影響民生之際,官媒北京日報近日發表評論文章,重提毛澤東在中國對日抗戰期間的著作「論持久戰」,引發熱議。文章說,今天的中美鬥爭性質上不能等同於抗戰,但兩者的結果都「關乎國家走向和民族尊嚴」。
這篇文章坦承,中國很快就會贏得關稅戰的勝利「顯然是否定的」,因此重溫「論持久戰」對「新時代的國際博弈」仍有巨大啟發意義。
這篇以「今天,有必要重溫『論持久戰』」為題的文章說,此時中國有2種錯誤觀點出現。一是「見好就收」,認為中國硬摃下去終難持久,如今川普(Donald Trump)政府似有鬆動,應當點到為止、少輸當贏,盡快讓步妥協達成協議,避免進入艱苦的戰略相持階段。
二是「勝利在望」,看到美國「出手混亂、口風軟化」,就認為「美國怕了」,樂觀預測貿易戰勝負已分,中國馬上就能取得徹底勝利。
文章指出,儘管今天的中美鬥爭性質上不能等同於抗戰,但兩者的結果都「關乎國家走向和民族尊嚴」,不妨重讀「論持久戰」,體悟「危與機同生並存」的辯證思想,以及中國「為什麼會有最後勝利」的戰略眼光。
這篇文章提到,面對刀俎,不少國家曾幻想「以身飼狼」求得片刻茍安。但對中國而言,指望單方面妥協「求放過」是根本行不通的。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今日中國的體量就擺在那裡,再伏低做小,於冷戰思維的鐵腦瓜看來,也必要除之而後快。
文章說,川普政府揮舞關稅大棒,試圖敲詐勒索封喉奪命,手段之霸道與凌厲前所未有,這是對中國國家主權和尊嚴的極限挑釁,沒有半點讓步的空間,更沒有半點屈從的理由。
這篇文章強調,面對霸權主義「交易的藝術」,中國忍一時,換不來風平浪靜,退一步,得不到海闊天空,對方只會得寸進尺、予取予求。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中國都不得不奮起反擊、背水一戰,不能犯遇到問題和矛盾繞道走不願鬥爭的「軟骨症」、畏首畏尾不敢鬥爭的「恐懼症」和希望天下太平迴避鬥爭的「妄想症」。
文章說,近幾日川普政府的態度確實出現了一些緩和,這是不是意味著,中國很快會贏得勝利?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美方的第一輪攻勢無疑踢到了鐵板,但必須看清中美博弈的「長期性和殘酷性」。在美中力量對比尚未發生根本性逆轉的階段,美國「下狠手」,必然會對中國造成一定衝擊,且遏制中國發展是美國的一項長期戰略。
這篇文章最後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抗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上甘嶺(韓戰中美軍與共軍的戰役)」,這是美國挑起新一輪貿易戰後中國網路上的熱評。今天重溫「論持久戰」,對於「新時代的國際博弈」依然具有巨大啟發意義。始終堅持「清醒的戰略判斷、科學的思維方法、堅定的行動意志」,中國一定能夠走好這一場「新時代的長征」。
這篇重溫「論持久戰」的文章發表後,在中國網路引發不同議論。較多數網友認為,美中關稅戰及貿易戰看來的確很難短期內就結束,「仗還有得打,看誰撐得久」,其中又有較多人認為「美國撐不過中國」;但也有網友認為,關稅戰「不涉及國家存亡」而是涉及民生,硬摃了「到底對誰有好處呢?」。
「論持久戰」是1938年已故中共領導人毛澤東在延安一系列演講的彙整集,同年出版成冊,成為宣傳毛澤東對日抗戰方針的著作,此後成為毛澤東的代表性著作之一。內容是主張不能相信「中國必亡論」和「中國速勝論」,必須以持久戰才能獲得得對日抗戰的勝利。(編輯:邱國強/吳柏緯)114043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