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人工腸造口新技術 病人不用頻上洗手間

2017/8/26 20:24(9/1 09:3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潘智義台北26日電)研發解決人工腸造口方案的Neo-solution新創團隊表示,針對病人因腸癌切除部分直腸,使用人工腸造口,已研發出植入式裝置,具備儲存排泄物功能,病人不須頻上洗手間。

Neo-solution新創團隊在永齡健康基金會主辦「TRANS 2017國際生醫新創論壇」指出,一般人工腸造口不具儲存功能,使用的病人必須經常跑廁所,即便是外掛袋子儲存,使用者除了擔心不美觀,也不可能讓袋子裝太多排泄物,避免袋子裝太多排泄物太重,使袋子與接口處斷裂,或滲漏。

不過,此次新發表的人工腸造口,不但沒有滲漏問題,因採植入方式,在皮下有儲存排泄物裝置,也不必擔心外觀,在內容物差不多快滿時,由感應器通知使用者,到廁所打開人工造口排放。

Neo-solution新創團隊醫師解釋,病人使用現行一般人工腸造口,一天約排泄800CC至1500CC,且還要經常跑廁所;但使用這次新發表的產品,透過感應器設定,200多CC至300CC左右排泄一次,每天只要3次,病人可維持正常的生活水準。

醫師說,使用新發表的人工腸造口,可減少病人手術後的併發症,改善生活品質,降低再住院的機會。

醫師指出,直腸有儲存排泄物的功能,肛門擴約肌則是控制排放,癌症病人切除部分直腸,擴約肌也常會接收到錯誤的訊息,做出錯誤的反應。

除了Neo-solution發表的人工腸造口新技術外,從事長照中心護理計畫的艾草蜂團隊表示,打造健康醫療服務APP,讓需長照的老人、家屬、醫生都能彼此互動,子女可能人在南部,住北部的老人只要會使用LINE,就會使用這款APP,可以寫下自己的現況,或是直接拍照、錄影,讓群組裡的家人、醫院充分了解,量血壓、到醫院就診也可以留下記錄。

南韓的OBELAB團隊則是以紅外線偵測腦部,預防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

永齡健康基金會H.Spectrum主辦「TRANS 2017國際生醫新創論壇」,今在台北松菸文創園區登場,開幕式邀請中研院院士楊泮池教授、專注生醫領域發展的立委王育敏、許毓仁、台北馬偕醫院院長施壽全、台灣大學副校長郭大維、副校長李書行、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楊志良及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副執行長張益華等,以產官學研的角度分析台灣生醫新創發展。106082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