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成移工靠山 黃英哲臨床服務22年獲獎
(中央社記者陳偉婷台北10日電)台南醫院神經科主任黃英哲臨床服務22年,致力失智防治;疫情時身兼台南3個集中檢疫所指揮官,克服溝通困難,照顧許多來自異鄉、弱勢的移工。今天獲頒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
衛生福利部今天舉行「衛生福利部醫院第七屆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頒獎典禮,表揚醫師守護民眾健康有卓著貢獻與付出。獲獎人員主要從27家醫院計1981名醫師中遴選出59名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而這59名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中,共有15人超過15年以上服務的年資。
衛福部新聞稿指出,獲獎的台南醫院副院長、神經科主任黃英哲,有臨床22年醫療資歷,無私奉獻在老年失智的防治工作。因應台南醫院50%的老年病人,建構堅實的神經科相關服務,且為體恤病人需求,積極提升醫師服務量能,就是希望每名病人都獲得最好照護。
今年台灣受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影響,但相較於國外,損害甚微,能將疫情阻絕境外,集中檢疫所功不可沒。
醫福會執行長王必勝說,黃英哲在醫院服務22年,臨床醫療服務沒話說,今年疫情他又身兼台南3個集中檢疫所的指揮官,凡事盡心盡力,讓人印象深刻。
黃英哲接受中央社記者採訪時表示,集中檢疫所除了醫護人員,還有當地的後勤單位、保警等,三方合作守護檢疫的民眾,大家也都很辛苦,尤其他負責的檢疫所以照顧外籍移工為主,移工從桃園機場送到台南,很常都是半夜,工作人員要深夜工作非常累,大家都努力撐過。「如果沒有大家的努力,防疫成果只是一場空談。」
近來因全球疫情再度升溫,也不少移工檢疫期滿確診。黃英哲說,當檢疫所出現確診者,真的是如臨大敵般緊張,但平常遇到最大的困擾是語言不通的溝通問題,因此鬧了不少笑話、費了不少功夫才解決問題。
黃英哲表示,因移工飲食跟台灣文化未必一樣,有些移工不吃豬肉,檢疫所必須註記,但因溝通不順,有些人一下子說「不吃」,一下又說要吃;齋戒月的時候也傷透腦筋。移工每天都必須量耳溫2次,但語言不通,也很難教學,幸好有通訊的翻譯軟體,或找熟悉東南亞語言的專業人士來檢疫所協助,才解決問題。
近來有民意認為,移工來台確診,耗用醫療資源或可能成為防疫漏洞;但黃英哲說,就他觀察,移工是一群弱勢的人,絕非故意抱病來台。有些移工出現症狀都會很害怕,很擔心影響工作或沒有錢治療,檢疫所人員會努力克服溝通障礙,化解移工疑慮,讓他們安心養病。(編輯:卞金峰)1091110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