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油海外轉投資績效豐碩 未來瞄準LNG上游參與權
(中央社記者曾智怡台北24日電)肩負政策任務的中油,累虧已逾半資本額,持續推動開源節流計畫穩定財務。中油分析,轉投資效益相對顯著,甫結束的卡達投資大案累計獲利是當年投資額9倍,未來則將從本業延伸轉投資機會,如爭取美國阿拉斯加液化天然氣(LNG)上游投資參與權。
為維持國內物價穩定,中油近年持續吸收汽柴油、液化天然氣、桶裝瓦斯等價格,114年截至4月底稅前虧損新台幣41億元,累積虧損738億元,已超過資本額1/2,其中政策吸收金額約180億元。
中油年初預估,若油氣價格仍無法合理反映,今年將再虧300億元,而就目前來看,國際油價有下降趨勢,虧損應可收斂,但美國關稅政策未明,仍影響整體經濟情勢、油品市場供需,中油不諱言,轉虧為盈仍有難度。
為此,中油持續開源節流,開源方面以轉投資效益相對顯著,且不少為中長期穩定獲利,截至113年12月底,中油共17家轉投資事業,113年度轉投資收益為16.9億元。
其中,最亮眼表現是去年甫結束投資卡達燃油添加劑公司MTBE(甲基第三丁基醚)及甲醇廠案例,中油透露,該公司自89年工廠商轉後至113年6月合資屆期止,中油累計獲配現金股利約7億美元(約新台幣220億元),是當年投資金額的9倍之多。
MTBE及甲醇廠以卡達豐富天然氣為進料生產供無鉛汽油參配用的MTBE,中油作為最大外國股東,當初主導此合資建廠案,除評估有良好投報率,此案亦可依股權比例回提一定MTBE量,挹注國內生產線所需,並拓展國際銷售管道,具多重效益。
因應多元綠能發展,中油也投入離岸風電市場,投資約40億元取得區塊開發3-1期海盛風場15%股權,近日剛完成繳納一筆股款。海盛風場位於苗栗海域、裝置容量495MW,預計今年下半年取得專案融資後,即可展開風場建置工程,並於117年併網發電。
不過,考量全球離岸風場投資成本大漲,中油表示,目前專注海盛風場投資案,尚無參與其他離岸風電投資規劃,未來轉投資策略會從既有核心業務基礎延伸,持續關注液化天然氣採購與探勘機會,以新增或擴大現有轉投資規模。
例如中油近期與美國阿拉斯加公司簽署LNG買賣及投資意向書,即會爭取上游投資參與權。中油解釋,一般來說,天然氣上游投資計畫的股權投資比例與未來LNG採購量有關,目前正在技術、財務面向等可行性評估階段,同時持續盤點台灣未來天然氣需求。(編輯:潘羿菁、翟思嘉)114052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