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資安法修法遭疑擴張調查權 數發部:屬常見行政程序

2025/5/23 22:32(5/23 22:53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圖為數位發展部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圖為數位發展部外觀。(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蘇思云台北23日電)立委質疑資安法修法版本中,數發部針對重大資安事件後發動的行政調查,恐有無限擴張行政調查權的疑慮。數發部今天表示,這是行政機關釐清事實常見的行政程序,非資安法獨有作法,像是公平交易法、商品檢驗法、電信管理法都有類似規定。

立法院交通委員會5月22日審查通過資通安全管理法(資安法)修正案部分條文,國民黨立委葛如鈞質疑,重大資安事件發生後的行政調查權恐成為無限上綱的「帝王條款」,主管機關只要想調查哪個人,他就是「受調查者」,擔心有無限擴大行政調查權的疑慮。

數發部今天晚間發布新聞稿,資通安全管理法修正草案第25條規定,是為了調查特定非公務機關發生重大資通安全事件,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請當事人或關係人到場陳述意見、提出獨立第三方機構出具的鑑識或調查報告,或派人前往當事人或關係人處所進行必要檢查。

數發部指出,受調查者僅限重大資通安全事件的當事人及關係人,並不包含一般民間企業與個人。公平交易法、商品檢驗法、電信管理法等,都有類似的規定,為現行行政機關為釐清事實常見的行政程序,非資安法獨有,而且這跟刑事偵查的搜索、扣押等程序完全不同,不能混為一談。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數發部解釋,目前依資安法規管的「特定非公務機關」約350家,範圍限定在關鍵基礎設施提供者、公營事業,以及受政府捐補助的全國性財團法人。這些機關一旦「發生重大資安事件」,恐影響政府及社會功能運作,對國家安全或利益具有重大影響,行政調查可釐清資安攻擊與駭侵的原因,防止資安攻擊擴散。

資安法自2018年6月6日制定公布,數發部指出,2019年資安法正式實施以來,部分條文已經無法有效回應新興資安風險與管理需求,盼各界支持資通安全法修法草案。(編輯:張均懋)1140523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