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農藝蘭姆酒驚艷國際 獲世界酒類大賽2金獎

(中央社記者曾婷瑄巴黎7日專電)台糖研究所與高雄餐旅大學攜手研發釀造、以甘蔗為原料的兩款「農藝蘭姆酒」,獲法國世界酒類大賽2大金獎。高餐大教師陳千浩告訴中央社,台灣地酒憑藉優質農產品與釀造技術,帶著島嶼風土走上國際舞台。
第31屆世界酒類大賽(Vinalies Internationales)4日落幕,今年共有37國、逾2600款酒類參賽。6日揭曉競賽得獎名單,台灣兩款台灣農藝蘭姆酒史無前例奪下兩項大金獎(Grand Gold)。
世界酒類大賽為法國釀酒師公會舉辦,於法國坎城舉行,為世界歷史最悠久的酒類競賽。
獲獎的兩款台灣農藝蘭姆酒(Agriculture Rhum)皆由台糖研究所攜手高雄餐旅大學研發釀造,分別為農藝蘭姆原酒,與過桶金牌埔桃酒熟成農藝蘭姆酒。
2021年,台糖研究所與高雄餐旅大學簽署研究計畫,共同研發「風土農藝蘭姆酒」。台糖研究所與餐旅學校師生於善化糖廠柳營區大康里柳營農場82耕區,種植擁有原生野蔗DNA血統的ROC24號品種。
兩得獎酒款需經4年熟成,散發新鮮甘蔗所帶來的鮮甜與芳香,口感細緻幽雅。獲獎後,台糖董事長吳明昌表示,「為台灣農業地酒產業立足台灣,放眼全世界蘭姆酒市場創下美好願景。」
全球蘭姆酒可分為兩大類,農藝蘭姆酒與工業蘭姆酒。工業蘭姆酒由糖蜜製成,即來自製糖末段無法再結晶之黑褐色濃稠液體;農藝蘭姆酒則是壓榨百分之百新鮮採收甘蔗汁,經發酵後蒸餾而成。
高雄餐旅大學教師陳千浩1997年畢業於法國勃根地大學釀造學系,為台灣取得法國葡萄酒釀造技師執照第一人。
陳千浩在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400年前,荷蘭人把甘蔗種植在台灣,並把台灣打造成「亞太營運中心」。時間推移至今,蔗糖因國際競爭遇到了價格上的瓶頸,但藉由釀造農藝蘭姆酒,讓台灣有了真正屬於台灣島嶼風土的蘭姆酒。
對於榮獲雙大金獎,陳千浩說:「走沒人走過的路是非常艱辛且孤獨的。直到今天獲獎,回頭看才發現,這是我們走出來,屬於台灣農藝蘭姆酒的一條康莊大道。」
台灣地酒文化因專賣制度而消失於民間農業舞台80多年,20多年前釀酒業開放,農村酒莊逐漸展現台灣農業升級的在地力量。陳千浩近年來也在教育部大學社會責任「台灣地酒文化再生運動」支持下,投入農村在地酒釀造計畫,不僅重現消失的台灣地酒,更將其帶向世界舞台。
「地酒」使用在地農作物和水,配合當地氣候風土所製。日治時期之前,台灣有逾2600家酒廠,民間釀酒盛行。1922年實施菸酒專賣制度,嚴禁私自釀酒販售,台灣做酒文化匿跡。
陳千浩提及艱辛過程,指出甘蔗易受微生物雜菌感染,需克服台灣炎熱天氣,並用最新鮮純淨的原料,控制低溫發酵與精準的蒸餾,萃取出最甘甜清新的甘蔗原酒。此外,團隊也運用釀過世界10國獲獎葡萄酒的空桶來熟成蘭姆酒,在地風土滋味更上一層樓。
台灣酒品近年來在國際屢次榮獲高肯定,對此陳千浩告訴記者,台灣素有水果王國之稱,20年前釀造產業的開放,不僅民間積極參與,政府也大力支持,使民間逐漸以國際水準的釀造技術,開發屬於島嶼的在地酒,是台灣非常大的優勢。(編輯:陳慧萍)1140308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