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把握發展遲緩早療期 醫:勿有大雞慢啼迷思

2019/7/27 18:05(7/27 19:1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慢飛天使早療夢6(中央社記者魯鋼駿新竹市27日電)新竹市一名男孩小強(化名),3歲時被醫院診斷為自閉症,經1年早療課程後,終於會開口叫爸媽,醫師提醒,家長勿有「大雞慢啼」迷思,儘早找出發展遲緩兒童,把握早療黃金期。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新生兒科主任陳麒年表示,小強當時因感冒咳嗽由媽媽帶到醫院就診,看診過程中,發現小強與醫師沒有眼神互動,在語言表達方面也只會發出「啊啊」無意義單音。

陳麒年詢問媽媽才知,已3歲的小強仍不會叫「爸爸、媽媽」,也不會做揮手、再見等簡單動作,一些發展指標都無法達成,於是轉介至復健科門診檢查,評估診斷為自閉症,立刻安排早療課程、職能治療,幫助小強健康發展。

陳麒年說,不同年紀的孩童有其應達到的發展指標,但不少家長會有「大雞慢啼」迷思,認為孩童只是語言發展較慢,但在兒科醫師眼裡,若真的太晚仍無法達到應有神經發展能力,應及早透過專業評估找出發展遲緩孩童,才能把握早療黃金期。

陳麒年表示,大多數孩童於2歲時可講出10個單字,3歲時應能講出自己名字與簡單句子,若無法達成,應留意是否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可能,然而語言評估除了從講單字及句子外,其他問題也應一併考量。

陳麒年舉例,4個月大嬰兒聽到大人對他說話時,應會「咿呀」回應,因為語言認知發展,初期需有正常聽力,聽到聲音進而在大腦運作學習,記憶詞彙後從口中說出,因此若嬰兒對家人聲音反應不佳,也須留意。

陳麒年指出,早療門診的重要任務就是找出造成發展遲緩的原因,再針對原因安排後續早療課程,例如聽力問題應儘早配戴助聽器,若是自閉症問題,除語言治療課程,也會有兒童心智科醫師協助。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去年成立「早期療育中心」,早療中心主任賴彥廷表示,0至6歲遲緩兒的發生率約6至8%,以新竹市為例,每年新生兒人數約5000名左右,粗估每年增加3、400名發展遲緩兒。

賴彥廷指出,「6歲以前」是發展遲緩兒童早療重要階段,「3歲以前」更是早療黃金期,據統計,3歲前的療育成效明顯優於3歲後,透過適當的治療與教育訓練,可改善或降低兒童發展遲緩的現象,甚至可有效減輕未來障礙的程度。(編輯:卞金峰)10807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請繼續下滑閱讀
腦麻兒為治療新竹搬到新北 醫鼓勵訓練家長
172.30.1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