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環保署:2030年盼回收塑膠有25%產業重新使用

2020/10/16 12:03(10/16 14:2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梁珮綺台北16日電)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今天說,希望台灣在2030年時,回收的塑膠有25%可再回到產業重新使用,也希望在2050年時達到資源全回收、全循環、零廢棄目標。

2020台灣循環經濟高峰會論壇今天登場,聚焦塑膠、營建與農業。沈志修、農委會副主委黃金城、經濟部次長曾文生及美國在台協會(AIT)處長酈英傑(Brent Christensen)等人都出席。

聯合國訂定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沈志修會後接受媒體聯訪時表示,期許台灣在2030年時,回收的再生粒料如塑膠,能有25%回到產業使用,也希望2050年達到全回收、全循環、零廢棄目標。

曾文生則表示,首先要盤點有哪些法規障礙要突破,因事業單位會先面對到的問題就是廢棄物處理;其次則要掌握回收利用的狀況,透過建立物質流資料庫,就能用數字進行管理。

曾文生說,台灣的回收一直做得很好,盼能在這樣的基礎上建立更好的循環系統,產業、消費者在未來產品製造上、商品選擇上,會有更多循環再利用的機會。

沈志修強調,台灣自然資源匱乏,今年又遇上疫情,希望能藉此建構台灣新的循環經濟模式,除了源頭減量,連製造產品、消費都能引入綠色概念,物品全力回收後也能透過再生利用產生新原料。

曾文生表示,商品流動是全球的,意即商品已「跨出國界」,商品回收利用能不能也跨出國界,是非常重要的主題,值得討論。

此外,酈英傑致詞時說,台灣與美國在環境保護的合作起源於1993年,並透過2014年發起的「國際環境夥伴」計畫(IEP),台美共同為環境進行努力,而這樣的夥伴關係,也替台美創造一個平台,讓雙方能向亞太區域及全世界關心環保議題的國家提供技術援助,並尋求更多合作。

酈英傑說,海洋塑膠對環境影響至深,如塑膠廢棄物中,僅有9%可被回收。

酈英傑也舉去年AIT@40慶祝活動的「環境生態月」為例,像他為「全球環境教育合作夥伴關係」(GEEP)的亞太區域中心揭開序幕、美國太空總署(NASA)則有專家舉辦一日環境教育工作坊,以及AIT舉辦美國紀錄片「怒海控塑」(A Plastic Ocean)放映會等,替環保盡心力。(編輯:林淑媛)109101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