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突站起頭暈恐是姿勢性高血壓 醫:肥胖族群要當心

2025/5/22 16:00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2日電)突然從椅子上站起來感到頭昏眼花,多數人會想到「低血壓」;但醫師提醒也可能是「姿勢性高血壓」,肥胖為其風險因子,且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死亡風險比沒有的人高出87%。

突然站起時感到頭暈,不少人會以為是「姿勢性低血壓」。但開業診所家醫科醫師許芷瑜透過新聞稿說明,目前普遍認為從坐姿站起時,收縮壓上升≥20mmHg,為姿勢性高血壓標準之一。

許芷瑜說明,根據最新發表於「英國醫學期刊」(The BMJ)文章,經研究3萬1124名平均年齡67.6歲者,包含已確診高血壓患者,與尚未確診但血壓偏高的成人資料,結果發現,約17%受試者出現「姿勢性高血壓」,比姿勢性低血壓9%還常見,且其中38.5%姿勢性高血壓患者屬於肥胖族群。

許芷瑜並指出,在高血壓的年長患者中,有姿勢性高血壓亦是影響死亡率的重要預測因子。1項追蹤4年半的研究顯示,若出現姿勢性高血壓,其死亡風險比沒有此現象的人高出87%。

許芷瑜提醒,若高血壓患者同時還有肥胖、血糖控制不佳等問題,可能進一步提高中風、腎臟病、甚至是認知障礙等共病的風險。好消息是,研究也發現,只要積極控制血壓可降低7%姿勢性高血壓的發生機率。

控制血壓,除了必要的藥物治療外,許芷瑜提醒,還有5個簡單小撇步:第1、控制體重:只要減少5%至10%體重,就可有效改善血壓與血糖。第2、飲食調整:避開含糖飲料、減少精緻澱粉與油炸食物,穩定血壓也能控糖。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第3、規律運動:每週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如快走、騎腳踏車,有助心血管健康。第4、避免久坐:久坐影響血液循環,建議每小時起身活動至少5到10分鐘。

第5、自我監測血壓:建議平時在家規律地以「722原則」,也就是連續7天,在每天早上起床後和晚上睡覺前,各量一次血壓,每次都量2遍,取平均值後並記錄,若出現異常波動,應盡速就醫評估。(編輯:李亨山)1140522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