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部門排放較基準年增 環境部:主因用電量增加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7日電)媒體報導,台灣2023年能源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不減反增。環境部指出,報導是與基準年相比,主因用電量有所增加,但能源配比改變讓電力的排放係數下降,因此與去年相比能源部門排放是下降的。
環境部昨天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2025年版),指出台灣2023年淨排放量較基準年(2005年)減4.64%,也較2022年下降3.02%,整體溫室氣體排放已呈下降趨勢。
有媒體報導,雖然淨排放量下降,然而能源部門不減反增。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淨零推動組組長溫育勇告訴中央社記者,媒體報導的方向是僅將2023年能源部門與基準年相比是增加的,然而若與前一年(2022年)相比則是下降。
溫育勇說明,溫室氣體排放分為4個主要部門包含能源、工業、農業和廢棄物。其中,2023年只有能源部門的排放在增加。
溫育勇解釋,增加的部分主要來自能源工業中的發電廠,發電量增加代表用電量有所增加,不過同時整體的能源配比改變,讓整體電力的排放係數(每度電的排放量)是下降的,綜合計算下是較2005年增加約1.1%。
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出席營建工程空氣污染與噪音防制技術交流論壇,會前受訪時表示,未來的2030年整體管制目標,其實都是依照非核的結構去進行電力規劃,燃煤換成燃氣是帶來顯著效益的因素之一,能夠減少約三分之一到一半的碳排。
彭啓明強調,預計到2030年,燃煤占比將從目前約20%至30%左右,大幅下降到約9%;目前如興達、大林等老舊機組是緊急備用,且時數也有一定的限制。
彭啓明指出,最初在討論時是持開放態度,有提過是否納入核能,然而因為核能需要好幾層安檢的過程、編預算採購,可能不這麼順利穩當,因此在規劃淨零戰略時,能源部門提供的數據是沒有將核能放進去計算。(編輯:李亨山)1140527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