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金銀花可抑制COVID-19變異株 天然抗病毒療法添新契機

2025/5/27 18:12(5/27 20:20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由中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組成的台灣跨校研究團隊,指金銀花對COVID-19病毒中Omicron的Delta變異株,具有顯著抑制作用,近日於國際期刊Virus Research發表研究成果。(中正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傳真  114年5月27日
由中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組成的台灣跨校研究團隊,指金銀花對COVID-19病毒中Omicron的Delta變異株,具有顯著抑制作用,近日於國際期刊Virus Research發表研究成果。(中正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傳真 114年5月27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嘉義縣27日電)中正大學、嘉義基督教醫院等單位組成的團隊,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金銀花對COVID-19病毒中Omicron的Delta變異株,具有顯著抑制作用,為天然抗病毒療法的發展帶來契機。

中正大學今天發布新聞稿表示,由中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醫學大學及嘉義基督教醫院組成的台灣跨校研究團隊,近日於國際期刊「Virus Research」發表金銀花最新研究成果。

中正大學理學院院長暨生物醫學科系教授陳永恩(左)、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沈正煌(中)與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王梅林(右)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金銀花中的天然小分子MIR2911,對COVID-19變異株具有顯著抑制作用。(中正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傳真  114年5月27日
中正大學理學院院長暨生物醫學科系教授陳永恩(左)、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沈正煌(中)與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王梅林(右)近日發表研究成果,指金銀花中的天然小分子MIR2911,對COVID-19變異株具有顯著抑制作用。(中正大學提供)中央社記者蔡智明傳真 114年5月27日

中正大學說,研究團隊證實金銀花中的天然小分子MIR2911,對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病毒中Omicron的Delta變異株,具有顯著抑制作用。

中正大學生醫系教授陳永恩、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系副教授蔡慧頻在臨床及成功大學附設醫院實驗室中,進一步證實MIR2911能精準結合Delta變異株的特定位點,抑制病毒在細胞中的增殖。簡單來說,MIR2911就像是病毒的「絆腳石」,能有效干擾其複製過程,有效降低其傳播力與毒性。

中正大學表示,為提升MIR2911在體內的穩定性與傳輸效率,嘉義基督教醫院泌尿外科教授沈正煌與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副教授王梅林合作開發出一種創新的「運送系統」,利用「類病毒顆粒」安全包覆並攜帶MIR2911;此技術可讓它比傳統方法更容易進入細胞發揮抗病毒效能,而且幾乎沒有副作用。

訂閱《早安世界》電子報 每天3分鐘掌握10件天下事
請輸入正確的電子信箱格式
訂閱
感謝您的訂閱!

中正大學強調,此研究不僅證實MIR2911對Delta變異株具有抗病毒效果,也顯示其對其他新冠變異病毒的應用潛力。

研究團隊表示,將持續深入探討其臨床應用性,期望此天然療法能成為面對COVID-19病毒變異與再度流行時的有效輔助工具,為全球防疫貢獻新方向。(編輯:吳素柔)1140527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