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環部:22業者響應再生料塑膠容器 1900萬支

2025/5/28 12:31(5/28 16:48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展示塑膠寶特瓶回收後再利用的處理過程。(中央社檔案照片)
財團法人塑膠工業技術發展中心展示塑膠寶特瓶回收後再利用的處理過程。(中央社檔案照片)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28日電)由民間組成的「瓶到瓶專案小組」呼籲政府推動2030年PET寶特瓶再生塑膠含量達30%。環境部表示,使用再生料目前屬自願性質,今年至今有22家業者響應使用再生料達25%,塑膠容器總數約1900萬支。

主婦聯盟合作社日前發表首支瓶身以30%食品容器級再生塑料打造的茶飲。環境部長彭啓明也現身支持,希望能發展綠色台灣品牌,後續也會將綠色設計、獎勵等規範納入即將預告的「資源循環推動法」草案中。

由民間單位組成「瓶到瓶 (Bottle to Bottle) 專案小組」預計6月4日發起共識會議,發布首份「一次性飲料瓶再生塑膠工作報告」,推動2030年PET寶特瓶再生塑膠含量達30%。

環境部表示,今年元旦起推動全新的塑膠容器綠色費率政策, 鼓勵企業製造更容易回收、對環境負擔更低的塑膠容器等綠色設計,包含「使用再生料」、「使用純料、原色、減標籤設計」及「繫留瓶蓋設計」等3大項目,可適用「塑膠容器綠色費率」,每項能減少15%的回收清除處理費 ,3項同時符合最高可減45%。

環境部說,目前使用再生塑料是屬於自願性質,塑膠包裝、容器添加再生料的比例,以2025年達25%、2030年30%為目標。

環境部統計,今年第一期申請塑膠容器綠色費率業者共計32家,估算塑膠容器總支數約3800萬支,品項包含瓶裝水、沙拉盒、清潔劑、化粧品等容器。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進一步細分,其中有22家業者申報「使用再生料」,總支數約1900萬支; 8家業者申報「純料、原色、減少標籤」,總支數約達1100萬支; 3家業者申報「繫留瓶蓋設計」,總支數約達800萬支。

環境部表示,會再查核確認上述申報是否符合相關標準;強調將持續推動政策,鼓勵更多企業加入,從源頭改善塑膠污染,共同打造資源循環、永續共好的未來。 (編輯:李亨山)1140528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