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全球中央
全球中央2023年4月
年邁後卸下工作重擔,到處遊山玩水,過上蒔花弄草的小日子,是許多人心中理想的退休生活樣貌,但若告訴你國家勞保基金面臨破產,未來不但有領不到老年給付的風險,甚至可能得「活到老、做到老」,我們該如何為第三人生預做準備?
全球中央2023年4月

美國微屋實驗 為街友找個家

2023/4/19 11:42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聖荷西首座安置遊民微屋社區,內有40戶房子。(中央社張欣瑜)
聖荷西首座安置遊民微屋社區,內有40戶房子。(中央社張欣瑜)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加州灣區近年遊民人數攀升,地方政府興起打造微屋,讓突然間淪落為遊民的民眾,能夠有個暫時的棲身之地,但能否真正改善遊民問題,答案還是未知數。

文/張欣瑜 (中央社駐舊金山記者)

根據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統計,加州是2022年全美遊民最多的一州。全美高達半數遊民集中在西岸這片土地上,每1萬人當中就有44人無家可歸。官方數據顯示,加州灣區三大城市舊金山、聖荷西和奧克蘭,分別有7,754、6,739和5,055名遊民,滿街的帳篷和空氣中的毒品味已釀成嚴重的社會危機。

打造短暫棲身所 助遊民熬過過渡期

「我們必須降低門檻,更務實地將遊民安置到擁有基本衛浴、床鋪和衛生設施的安全空間」,甫上任的聖荷西市長馬漢(Matt Mahan)於2月1日就職典禮上表示未來將和社區合作「清理街區」。

他也強調,政府每年花費在一名遊民身上的成本高達6萬5,000美元(約新台幣200萬元),不如給他們一間成本約數千美元的過渡性住宅。

三年前,聖荷西的首座遊民社區開幕,加州《信使新聞》(The Mercury News)報導,整個建案有40戶,場地開發和建築費用加總起來約為200多萬美元(約新台幣6,153萬元),每棟住戶成本約為6,500美元(約新台幣19萬8,961元)。

這個位於101號州際公路和城東野狼溪谷(Coyote Creek)交匯處附近的「集合住宅」,四面被木欄圍起十分隱蔽。根據聖荷西市政府官網,每棟房屋室內空間不到三坪,僅能放置一張單人床、一張書桌、一個櫃子;公設則配有共同浴室、廁所、廚房和洗衣機。

官方稱此型態住宅為「臨時臥鋪」(Emergency Sleeping Cabins),媒體則普遍使用微屋(Tiny Homes)來稱呼。政府建造給遊民的微屋與時下流行的小房子最大的差異,在於前者只是過渡性質,後者則是可永久居住的房屋。

隨著灣區近年遊民人數攀升,地方政府興起打造微屋,讓突然間淪落為遊民的民眾能夠有個暫時的棲身之地。聖荷西的首座微屋給每位申請人120天,也就是四個月的過渡期,一年目標是協助120名遊民找到真正的家。

疫後復甦整頓市容 微屋計畫迅速實惠

類似聖荷西的微屋建案,也出現在其他兩大城市奧克蘭和舊金山。

奧克蘭的微屋計畫更早展開。第一座遊民社區於2017年開張,當時僅有20戶的兩人房型,此後市政府陸續打造不同類型的安置中心,五年多來創造334個床位,期間不斷改良,如今最新建案已有停車位、置物櫃、社區廚房、共餐空間等設施,除了空間較小之外,整體規劃與灣區動輒約3,500至4,000美元月租的市區公寓式住宅已十分相似。

和聖荷西和奧克蘭相比,舊金山首座微屋社區直至去年才於市場街南區開放,將原本的帳篷區改建成一處70戶社區,打著給遊民「有尊嚴」居住環境的口號。

疫情期間,舊金山遊民人數激增,市政府為使遊民可以遵守社交距離,批准搭建帳篷區。不過根據《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帳篷區開銷十分可觀,每一年政府花在「單一個帳篷」上的費用是6萬美元、相當於一個月5,000美元,包括提供一日三餐、保安人員和衛浴設備。

市場街南區首座微屋住宅,是運用開發商尚未使用的土地,打造移動式的組屋,整體造價要210萬美元,每一間房總成本含軟硬體資源約3萬美元,「確實比帳篷來得實惠」。根據市府去年8月發布的數據,舊金山市流落街頭的遊民人數自2019年來減少了3.5%,儘管整體人數依舊居冠。

隨著時序邁入2023年,美國政府走向疫後復甦,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大力整頓市容迎接新氣象,微屋計畫似乎是當下最能迅速見效的方式。只不過這些原本以解決遊民問題為初衷的新社區,招致不少負評。

鄰避效應、巨額造價 計畫實踐爭議多

《信使新聞》的數據指出,住在奧克蘭首座微屋建案的遊民,僅有28%成功轉換到永久住宅,遠低於政府預期50%的目標。

另外,聖荷西去年批准了六個微屋建案,其中一個卻因周遭居民強烈反彈無法進行,讓市政府的可信度大打折扣,成了新市長馬漢的一大考驗。

至於舊金山,繼第一座「高級微屋社區」之後,市政府原本規劃在教堂區(Mission District)捷運站附近的大型停車場搭建第二座,目前同樣因面臨抨擊聲浪喊卡,理由除了鄰近學校,更多不滿來自它的瘋狂天價。

《舊金山紀事報》曾指出,這座「更高級微屋社區」每戶不到兩坪大,成本卻高達10萬美元,是奧克蘭的10倍之多,造價有如舊金山市的摩天大樓一般,越來越高不可攀、令大眾咋舌。

短期,微屋計畫將持續發酵,但能否真正改善遊民問題,答案還是未知數。

*看單篇不過癮?中央社電子書城《全球中央》電子雜誌、紙本雜誌全面特價中。
*訂閱紙本雜誌《全球中央訂購單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請繼續下滑閱讀
Z世代瘋朦朧美 老數位相機死灰復燃
172.30.14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