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中國P2P集中倒閉 三大原因產生骨牌效應

2018/8/6 19:34(8/7 07:37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台北6日電)中國大陸自6月以來,出現近200起P2P網路借貸平台清算或倒閉,外媒報導有眾多投資人今天在北京抗議。陸媒分析,網貸平台集中爆雷,除了因本身違規經營,經濟成長率下滑也推波助瀾。

第一財經日報分析,今年前5個月,平均每個月有20家P2P平台倒閉;6、7月卻已有超過180家平台出問題,包括公司負責人失聯或平台倒閉。

報導說,這一輪出問題的網貸平台特色是:規模大、不乏具國有企業背景或形象良好的平台。譬如,「唐小僧」註冊用戶超過1082萬人,「銀豆網」借貸餘額達人民幣44億元,「錢媽媽」、「雲端金融」則有國企股東。

報導分析,大陸P2P平台風險此次集中暴露的原因主要有三:

一是大環境的經濟成長率下滑及官方先前加速去借貸槓桿的政策,使潛在風險逐步暴露。

當前的中國經濟環境下,企業和個人信用違約增加,網貸平台很容易出現逾期、兌付困難等問題。此外,在金融去槓桿的背景下,所有貸款類機構都在承壓,而首當其衝的往往是小微企業和民間融資。

二是P2P集中倒閉造成恐慌蔓延,加速骨牌效應。

報導說,看到網貸行業發生危機,有些借款人索性不還錢,趁機檢舉平台違法,以此達到逃債目的,這就導致平台的資金鍊斷裂。還有平台上的借款人或投資人因信心不足爭相撤回資金,使得平台出現流動性問題。

三是不少網貸機構仍在違規經營,這是風險爆發的根本因素。

有的平台存在違規放貸、為出借人提供擔保增信等行為;有些機構為規避相關金融產品的認購門檻要求,變換投資產品銷售形式,加劇風險傳播;還有些機構透過高收益等手段,虛構項目非法集資。

中國的P2P平台2007年出現,2012年後迅猛生長。在商業模式一向「先發展再監管」的中國,2016年首度推出P2P監管辦法,網貸機構必須備案登記,平台聚集的客戶資金也實施第三方存管制度。

隨著監管趨嚴,根據網貸之家的資料,和2015年底有3476家網貸平台的高峰值相比,現在正常營運的平台約在1800家。網貸行業綜合收益率也已由2014年20%左右的高位,持續降至2018年6月的9.6%。

天則學術委員會副主席蔣豪今天在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撰文,指P2P所代表的網路金融在中國發展有其獨特背景。

由於體制原因,中國的金融壟斷、金融壓抑嚴重,隨著網際網路快速發展,「金融自由化」找到了土壤,提供投資者和貸款人便捷的撮合平台。

他說,相較於已開發國家沒有這麼嚴重的金融壓抑、金融生態較健康,中國投資人在遭受正常經濟狀況下的經濟風險之外,還要承擔體制機制不到位產生的監管漏洞風險。整個中國的金融業,信用制度的缺失和薄弱都是根本問題。(編輯:張淑伶/邱國強)1070806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