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屏東文資審議添27項保存成果 展現多元在地文化

2025/5/20 13:29(5/20 14:16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屏東縣政府舉辦3場文化資產審議會,共27項登錄為屏東縣文資,其中排灣族力里系maljeveq(五年祭),在日治期間受殖民政府禁止,祭典仍持續執行從未間斷,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屏東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傳真  114年5月20日
屏東縣政府舉辦3場文化資產審議會,共27項登錄為屏東縣文資,其中排灣族力里系maljeveq(五年祭),在日治期間受殖民政府禁止,祭典仍持續執行從未間斷,登錄為民俗類文化資產。(屏東縣政府提供)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傳真 114年5月20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李卉婷屏東縣20日電)屏東縣政府舉辦3場文化資產審議會,通過登錄傳統工藝、民俗及古物共10項文化資產,並認定15名保存者與2個保存團體,展現地方文化保存與傳承成果。

縣府今天發布新聞稿指出,傳統工藝方面,登錄「粧佛」、「神像雕刻」、「客家祖牌」等,同時認定藝師林明棟、李昱進、曾學政為保存者,3名匠師技藝精湛,文化意涵深遠。

傳統表演藝術類方面,則有恆春民謠藝師陳慶松增列恆春民謠保存者;藝師高明喜(kuljilji pavavaljung)增列為排灣族歌謠保存者;另外,藝師江清坤(secilu isausau)、陳連春(drenger valjuaq)、高淑美(puljapulj piuvel)、陳黃英連(samunanu pavaveseng)、洪春花(umi gilegil)增列為「排灣族歌樂enelja」保存者,體現屏東多元族群文化生命力。

民俗類方面,文化處表示,「佳冬六根莊作福拜新丁新枝」自清代至今舉行不輟,已逾150年歷史,並認定千山公侯宮為保存團體,而「排灣族力里系maljeveq」,在日治期間受殖民政府禁止,祭典仍持續執行從未間斷,並認定屏東縣春日鄉力里族群文化協會為保存團體。

文化處指出,登錄「東港迎王平安祭典-實木王船建造技術」為保存技術,3名匠師潘鳳得、陳明益、謝春長為保存者;登錄「排灣族傳統石板屋建造技術」及認定張正勝(Kuljelje.V.Taududu)、金天光(Paqeriras.Taududu)2名匠師為保存者。

google news透過 Google News追蹤中央社

另外,位於萬丹國小的1826年「公定斗量碑記」、「屏東江昶榮進士傳世冬夏冠組」、「屏東江上蓉(江昶榮)硃卷印版」獲指定為一般古物。其中,江昶榮進士傳世冬夏冠組、硃卷印版為清代客籍進士江昶榮遺物,見證清代客籍進士在科舉制度中活動軌跡,也保留在地文化記憶。

文資所表示,此次審議通過閩南、客家、原民等不同族群文化瑰寶,彰顯屏東豐沛文化資產,期望藉此鼓勵傳承者持續守護在地傳統文化與歷史記憶。(編輯:管中維)1140520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