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開放AI試製生產線 助中小企業創新

(中央社記者李宗憲台北7日電)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中小及新創企業署表示,為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以因應關稅變局,將開放50條最先進設備的AI試製線,提供業者開發創新產品,包括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藉此縮短開發時程並提升創新效率。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司長郭肇中今天表示,為培育企業AI人才,經濟部自去年5月開始,透過線上及實體教學,已培養近7萬名AI人才。他說,此次開發的50條AI試製線,將導入各領域最新AI智慧機台,平時除用於法人先進技術研發外,也會開放給業界進行創新產品的開發。
他解釋,包括設計、試製與品檢等工序,能縮短開發時程,並提升創新效率,企業員工也能實地操作智慧機台,參與實作訓練,深化對AI應用的理解與技能。另外,業者在參與過程中如確認試製流程具高度實用性,也能直接將AI導入經驗與技術模組帶回自家公司,快速複製應用。
經濟部表示,目前每條試製線每年有500人的培訓量,一年提供2萬5000人次的培訓量能,歡迎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多加利用。
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署長李冠志表示,面對國際經貿情勢與供應鏈重組壓力,中小企業的應變能力,及數位轉型的速度與彈性至關重要。為此,特別針對工具機、水五金、金屬製品、紡織、塑橡膠及食品等深受影響,且具外銷實力的重點產業,與專業法人機構合作,更強調實務習作與應用。
他說,透過今天開始的第一波「AI應用導入實務課程」,直接協助業者在法人試量產的產線上,學習建構智慧製造應用,提升供應鏈韌性。目標是協助中小企業成功導入AI工具,讓AI技術可以落地,成為企業強化體質、提升國際競爭力的利器,共同應對挑戰。
經濟部指出,此次開發出來的法人試製線暨人才培訓基地,包括新北及雲林的紡研所、高雄的金屬中心、台中的精機中心與塑膠中心、新竹的工研院、彰化的車輛中心、嘉義的食品所等基地,5至6月開課領域以紡織、塑膠、工具機、金屬加工、食品、車輛組件為主。
經濟部補充,過往法人設施主要用於內部研發,較少開放業界參與,但為協助中小企業快速升級轉型,政府要求法人將AI試製線及相關訓練資源開放給企業使用。(編輯:楊蘭軒)1140507
- 2025/05/08 10:14
- 2025/05/07 16:37
- 2025/05/07 16:06
- 經濟部開放AI試製生產線 助中小企業創新2025/05/07 15:33
- 2025/05/07 12:27
- 2025/05/07 10:04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