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使用相關技術提供更好的閱讀體驗,同時尊重使用者隱私,點這裡瞭解中央社隱私聲明當您關閉此視窗,代表您同意上述規範。
Your browser does not appear to support Traditional Chinese. Would you like to go to CNA’s English website, “Focus Taiwan" ?
こちらのページは繁体字版です。日本語版「フォーカス台湾」に移動しますか。
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Icon中央社一手新聞APP
下載

政治受難者家屬談白色恐怖失語 鄧惠文嘆傷痛難言

2023/1/5 16:43(1/5 17:44 更新)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花費數年橫跨5國拍攝,記錄納粹大屠殺倖存者母女的創傷告解之旅,更呈現出政治暴力事件對3代人的漫長陰影。(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月5日
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花費數年橫跨5國拍攝,記錄納粹大屠殺倖存者母女的創傷告解之旅,更呈現出政治暴力事件對3代人的漫長陰影。(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月5日
請同意我們的隱私權規範,才能啟用聽新聞的功能。

(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台北5日電)「公視主題之夜SHOW」節目本週探討政治受難者後代心理,白色恐怖受難者家屬林小雲坦言,要公開談論白恐議題時經常會「失語」,讓主持人鄧惠文感慨,最深沉的傷痛其實都講不出來。

節目將播出匈牙利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Born in Auschwitz),描述一名懷孕的猶太少女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產下女兒,背負作為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傷疤成長,母親的創傷留給女兒,甚至傳給外孫女。全片歷時數年橫跨5國,記錄這對母女的創傷告解之旅,更呈現出政治暴力事件對3代人的漫長陰影。

本期映後論壇以「政治暴力創傷的孤獨繼承人」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擔任主持人,邀請政治受難者後代施又熙、林小雲和王芃參與分享。

施又熙的父親是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她坦言受難者家屬等同於受難者,雖然沒有獄中經歷,卻面臨社會給出「我們要活得很堅強」的框架。回憶起幼時家中疑似有特務入侵的恐懼經驗,施又熙不諱言,自己至今在面對外界時,情緒上常會有一種「局外人」般的解離狀態。

專責政治暴力創傷療癒工作的中央研究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也指出,白色恐怖在台灣很難被談論,家屬在公共場合講述時,多少需要承擔社會壓力。她提及,許多政治受難當事人原以為已事過境遷,但後來還是會察覺到,自己心理有創傷,「過去硬是壓抑下來的創傷場景,說不出來的感官身體經驗會回來。」

林小雲分享,自己在公共場合時有多次「失語」經驗,起先並沒有意識到「原來我們有受到傷害」,內心潛在的擔憂是會被不當議論,深怕表達時會引起誤解,反而擾亂了原來的思緒。

鄧惠文認為,「最深沉的傷痛其實都講不出來」,要說出真實的東西,說法跟語言需要重新再建構,「無論是跟法律或任何社會主流價值有偏離的事件發生時,當事者和家屬們所承受的,都是大眾很難想像的一種孤獨。」

「公視主題之夜SHOW-我不是倖存者」將於6日晚上10時在公視首播。(編輯:張雅淨)1120105

「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期映後論壇以「政治暴力創傷的孤獨繼承人」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左2)擔任主持人,政治受難者後代施又熙(中)、林小雲(左1)、王芃(右2)與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右1)出席。(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月5日
「公視主題之夜SHOW」本期映後論壇以「政治暴力創傷的孤獨繼承人」為題,由精神科醫師鄧惠文(左2)擔任主持人,政治受難者後代施又熙(中)、林小雲(左1)、王芃(右2)與中研院民族所副研究員彭仁郁(右1)出席。(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月5日
「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描述一名懷孕的猶太少女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產下女兒,背負作為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傷疤成長,母親的創傷留給女兒,甚至傳給外孫女。(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月5日
「公視主題之夜SHOW」播出紀錄片「我不是倖存者」描述一名懷孕的猶太少女在「奧斯威辛集中營」產下女兒,背負作為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的傷疤成長,母親的創傷留給女兒,甚至傳給外孫女。(公視提供)中央社記者葉冠吟傳真 112年1月5日
中央社「一手新聞」 app
iOS App下載Android App下載

本網站之文字、圖片及影音,非經授權,不得轉載、公開播送或公開傳輸及利用。

地機族
172.30.142.86